古碑镇:夏日庭院纳凉会 政策宣讲润民心

发表时间:2025-07-21 09:36 作者:潘钰 来源:古碑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夏日炎炎,为避开酷暑,让政策宣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古碑镇创新宣传形式,利用饭后傍晚清凉时分,组织镇村干部,在村头树下,房前屋后等群众纳凉聚集地,召开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纳凉会”。镇村党员干部以及宣讲志愿者们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广泛收集群众诉求,并对新时代文明实践、高温防暑、防溺水、交通安全、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知识进行宣讲。

俯身为民办实事,倾听群众心里话。“周书记,我家门口那公厕水龙头出不来水了,能不能来看看”“好的,公厕我今下午去看过了,水管子坏了,我已经联系维修公司明天一早就来换”。傍晚太阳落山后,古碑镇迎河村党支部书记周思开和驻村镇干一道来到村口群众纳凉处,搬起小板凳和群众面对面谈心,从家长里短中,倾听收集群众诉求,并及时解决。7月以来,全镇干部通过“纳凉会”收集群众意见115条,实现“小事当场办、难事限期结”,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像这样的走访场景,发生在全镇15个村傍晚的房前屋后,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在清凉的晚风中,用小板凳,小本本“托举起”群众的“微诉求”。

道路交通千万条,安全出行第一条。“叔,您平时在家刷抖音吗”“刷啊,我平时干完活没事就刷会抖音,我还有几百个粉丝恁。”“那叔你也关注一下我们“青青古碑”抖音号,我们刚拍了宣传交通安全的小视频,可有意思恁,您也帮我们转发宣传涨涨粉。”在政策宣讲会上,镇村干部运用抖音平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兴方式,结合本镇本村的真实案例和农村道路特点,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详细讲解交通法规,重点强调“骑乘必戴盔”“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不超速、不抢行”等道路安全要点,提醒大家珍爱生命,平安出行。

生命安全无小事,防范意识是关键。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在宣传会上,镇村干部细致讲解本村重点水域分布和潜在风险点,分享防溺水自救互救知识。“别让孩子单独下水”“看到危险要大声呼救”的朴实叮嘱,饱含着对每一个生命的珍视。村民们听得认真,表示要将安全弦时刻绷紧,共同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生命防线。除了温馨的屋场会,镇村党员干部与学校老师们还积极入户发放《致各位家长、学生的一封信》,确保安全提醒不漏一户;深入校园开展安全讲座,筑牢学生安全意识防线;在坑塘水域周边设置警示标识,配备“一绳一杆一圈”。并同步开展校园安全讲座、水域隐患排查,累计设置警示牌365处,配备救生设备180套,构筑起全民参与的安全防护网。  以实际行动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为孩子们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人居环境换新颜,美好家园共守护。“老张,你家屋门口也给扫扫,房子盖得这么好看,不能丢了面子啊”,在傍晚板凳会上,王湾村党支部书记王明旺趁着村民茶余饭后,来到村民中间用茶话会的方式分享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心得和体会,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比比看哪家的卫生环境好,通过大家面对面闲聊的方式,不仅看到了互相的亮点和长处,也发现了各自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同时也为今后的村里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激发了村民比学赶超的环境卫生整治热情,形成了 “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 的良好氛围。

一场场夏季纳凉宣讲会会,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心贴心的交流;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朴实的叮咛。古碑镇的党员干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巧妙避开高温时段,把政策宣讲的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的“纳凉地”,让严肃的宣传变得有温度、有人情味。通过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古碑镇有效提升了群众对防溺水、交通安全、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为共建安全、文明、和谐、美丽古碑凝聚了强大合力。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