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发电 板下养鸡”古碑镇司马村探索“农光互补”增收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5-07-25 08:06 作者:卢神亮 来源:古碑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在古碑镇司马村,有一片80余亩光伏基地,一直是老百姓心中致富增收的“阳光存折”。电站旁边,该村集体经济股份制合作社搭建的400平方米鸡棚里,第一批500只鸡苗正欢快地啄着食。作为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古碑镇司马村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复合利用,让一块土地里产出了两种收益。

空间复合利用,产业优势互补。“光伏板下温度比露天低3-5℃,夏季能减少鸡群中暑风险,冬季又能挡风保暖。”司马村书记舒久冉介绍到,鸡群在板下自由活动,不仅啄食杂草和昆虫,还能通过踩踏疏松土壤,间接为光伏板周边植被生长提供天然养护。村集体通过专门调配玉米、稻谷等粮食进行科学投喂,保障了鸡群健康成长,首批试养的500只鸡苗成活率达95%以上,印证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村级集体牵头,镇村合力推动。古碑镇司马村采取“村集体牵头+农户务工”的运营模式,由村集体建设基础设施、采购鸡苗,镇农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镇村协力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完成50亩改造,为1000平方米养鸡场配备了自动饮水、防疫等设施,年预计出栏商品鸡3000只以上;项目全面铺开后,养殖规模将提升至年出栏量6000只以上,预计实现年收入45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

产业不断完善,生态效益凸显。司马村“农光互补”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土地的复合利用,实现了“发电收入+养殖收益+成本节约”的多重效益。同时,光伏基地近乎自然的生态环境,无农药危害,加上散养放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鸡肉品质,增加了溢价空间。同时,该村还计划开展鸡粪肥堆肥生产,继续拓宽产业链条,推动形成“发电-养殖-生态”的良性循环。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