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乡:“三个注重”打好反电诈持久战 守护群众“钱袋子”

发表时间:2025-08-07 08:09 作者:郑荣长 来源:长岭乡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在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危害日益严重的当下,为守护好居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切实保护好群众的“钱袋子”。长岭乡积极应对,通过 “注重宣传、注重防控、注重协作”,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注重 “宣” 传,让反诈知识 “入脑入心”。长岭乡将宣传作为防范电信诈骗的首要任务,通过多样化、全覆盖的宣传方式,让反电诈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线上,充分利用微信群、抖音、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特点。长岭乡村微信群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的反电诈文章和诈骗案例,详细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防范要点。同时,制作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在抖音、微信等平台发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幽默诙谐的表演,吸引居民关注,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反电诈知识。线下,组建了一支由乡村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和民警组成的反电诈宣传队伍,深入各村组、农户、学校、企业等单位,通过召开群众板凳会,举办反电诈知识讲座,用方言与居民群众亲切交流,分享身边的真实案例,让群众感同身受诈骗的危害;在单位和企业,利用员工集中培训的机会,开展反电诈专题培训,重点讲解与企业经营、员工工作生活相关的诈骗类型,如冒充客户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

注重 “防” 控,为居民财产 “保驾护航”。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防范电信诈骗的关键。长岭乡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实施差异化防控策略,做到精准防控。对于老年人这一易受骗群体,乡村干部及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为老人耐心讲解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醒老人遇到可疑情况不要轻易相信,及时与家人或村干部联系。同时,为老人发放印有防诈小贴士和紧急求助电话的卡片,方便老人随时查看。针对学生群体,学校将反诈教育纳入日常安全教育课程,邀请民警到校开展专题讲座,结合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网络游戏诈骗、兼职刷单诈骗等常见诈骗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防范意识。对于务工人员,乡联合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反电诈教育,通过在乡办企业内部张贴反电诈海报、设置宣传栏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反电诈氛围。此外,大力推广“国家反电诈中心” APP,组织乡村干部、网格员深入每家每户,指导居民安装注册,并帮助居民开启预警功能。同时,与长岭移动、电信运营商、长岭农商行等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对异常电话、可疑转账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和拦截,从源头上降低电信诈骗的发生风险。

注重 “协” 作,凝聚反诈 “强大合力”。防范电信诈骗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密切协作。长岭乡成立了由乡分管领导牵头,长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电信、移动运营商、长岭农商行等多部门参与的反电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分析研判辖区内电信诈骗形势,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派出所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大对电信诈骗案件的侦破力度,对已发生的案件迅速展开调查,通过收集线索、分析研判,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司法所积极开展反诈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居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综治办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反电诈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反诈的良好局面。移动、电信运营商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加强对异常电话的监测和管控,及时封堵涉诈号码和信息。农商行加强对转账汇款业务的审核,对可疑交易及时进行劝阻,防止居民上当受骗。

下一步,长岭乡将进一步紧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继续通过“线上+线下”、警民协作等方式,持续深化各项工作举措,不断探索创新,持续巩固和扩大反电诈成果,为长岭乡居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全面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防线。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