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古碑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始终将民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激活村级治理力量、畅通镇级服务渠道、创新精准服务模式等举措,全方位打通惠民便民“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村级网格联动,激活民生服务“神经末梢”。各村党组织整合村干部、网格员与红色评议员的力量,构建“村干部+网格员+群众”的服务体系。全镇15个行政村共配备村级网格员188名、红色评议员30名,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精准收集并解决邻里纠纷、道路维修、自来水、路灯等民生难题。红色评议员每月参与村务公开监督、惠民政策落实评估等工作,推动村级事务办理透明度不断提升,让群众诉求在“家门口”得到及时回应与妥善解决。
镇级平台发力,筑牢便民服务“前沿阵地”。镇党委在政务服务大厅一楼设立信访接待点,推行“1名班子成员+1名镇干”坐班接访模式,今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来访150余批、170余人次,高效化解了各类矛盾诉求。同时,打造“红色评议站”,邀请老党员等组成评议团,对民政救助、低保评定等事项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政策执行公平公正。在“政策宣传月”活动中,构建“板凳会+入户讲解”模式,分网格召集村民召开板凳会,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细致解读,宣传最新政策、安全知识等,今年累计收集民生诉求678件,累计走访困难退役军人145人次,落实临时救助19余人,让政策红利精准抵达每一户。
贴心服务暖人心,擦亮为民办事“党建底色”。为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古碑镇推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镇党委充分发挥“五老”、镇村干部等资源优势,细致梳理志愿者们的专业特长,形成涵盖政策解读、红色历史宣讲、法律咨询、农技指导等多领域的志愿服务类型。与此同时,该镇积极响应“理想金寨”品牌建设,组建了15支“背包式”宣讲员队伍,精心组织50余名镇村干部组成古碑镇背包式宣讲团,投身于基层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等工作,上门为独居老人提供政策宣讲、卫生打扫等贴心服务。这种“党建+志愿服务”的模式,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把志愿服务送入“寻常百姓家”。
下一步,古碑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民生服务”模式,加强镇村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扩大党员志愿服务覆盖面,激励更多党员志愿者投身为民办实事活动。通过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效能,让党建红始终飘扬在民生服务第一线,让群众的幸福底色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