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镇百禄桥村:七夕乞巧话传承 剪纸活动暖童心

发表时间:2025-09-01 08:51 作者:张正先 来源:梅山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七夕,又称“乞巧节”,是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节日。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关怀村内留守儿童,梅山镇百禄桥村于七夕当日开展“乞巧迎七夕·剪纸传温情”主题活动,以非遗剪纸为纽带,串联技艺传承与民生关怀,让传统节日在乡村焕发新活力。

活动当天,百禄桥村文化活动室热闹非凡,村内剪纸爱好者、留守儿童们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传统节日与非遗技艺的双重魅力中。为确保活动专业性与趣味性,村“两委”提前邀请了擅长剪纸技艺的志愿者组成教学团队为参与者提供指导。教学环节中,志愿者们结合七夕文化内涵,从基础技法入手,先讲解红纸对折的角度、剪刀使用的力度,再示范“镂空剪”“曲线剪”等核心技巧,还特意设计了“牛郎织女鹊桥会”“七夕乞巧图”“吉祥喜鹊”等贴合节日主题的简易图案,降低初学者入门难度。

“从这里沿着边剪,展开就能变成喜字啦!”村委会沈主任作为剪纸爱好者,手把手指导着留守儿童们如何剪纸,纠正运剪姿势。孩子们从紧张到熟练,慢慢掌握了剪纸技巧,当看到剪出的“喜”字初具雏形时,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现场的剪纸爱好者们也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讲述剪纸背后的民俗故事,让活动不仅是技艺教学,更成为传统文化科普的生动课堂。活动尾声,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文化活动室里满是欢声笑语。

此次活动兼具文化价值与民生温度,既让剪纸非遗走出“博物馆”,通过实操教学让儿童和村民直观感受传统工艺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儿童群体中扎根;又为留守儿童搭建互动平台,让他们在节日中感受村集体关怀,弥补家庭陪伴缺失,增强家乡文化归属感;更让村民在协作创作中增进邻里情,显著提升村集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软动力。

下一步,百禄桥村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节点、以非遗技艺为载体,结合村民需求策划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活动,如中秋灯笼制作、春节剪纸迎春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日常,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