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古碑镇聚焦农村养老痛点、难点,以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一体化建设为抓手,科学划定三级养老服务圈的服务范围和标准,创新构建“互联网+医疗护理+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机构养老“集约化”。通过整合古碑镇康养中心、古碑镇康乐颐养中心及镇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3家专业机构资源,形成总规模258张床位的集约化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入住率达62.8%,实现区域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金寨县医养结合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文件指导下,创新建立三大集约服务模式:一是医疗资源集约,在镇两所康养中心设立康复病区,采取村医常驻与卫生院医生定期巡诊的方式,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和用药指导,将分散医疗资源集中调度。二是服务标准集约,统一制定包括日常起居、健康监测、用药管理、康复护理等在内的8项标准化服务流程,牵头制定《乡村三级养老服务圈运营服务规范》企业标准。三是品牌效应集约,古碑康养中心、古碑康乐颐养中心先后获评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称号,古碑中心卫生院获批省级“残疾人之家”,凭借相关省级资质认证,形成区域养老服务品牌集群。
社区养老“多元化”。古碑镇在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推动养老服务向村级下沉延伸,扩大服务半径与覆盖面,形成多元化格局。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利用闲置公房建成宋河、响塘、七邻等村的幸福邻里中心及黄集村幸福院等,2022年以来累计建成13家村级养老服务中心。二是拓展机构服务。将宋河、响塘等村级平台交由安徽福海惠众养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拓展养老机构服务半径,提升村级养老服务质量。三是探索三级养老。中心村庄设一级枢纽,提供就餐、娱乐、健康巡检等服务;较大自然村设二级平台,增加助餐、理发、快递代办等功能;分散自然村用闲置庭院建三级站点,招聘亲情照护员就近服务零散老人。
居家养老“品质化”。古碑镇以提升居家养老品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为落脚点,通过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破解难题,提升老年人“老有所依、居有所为”的获得感。一方面加强科技赋能,为58户老人家庭安装试用智能服务设备,实现与子女、村级养老服务平台互通,提供快速探视、助餐及家政预约、紧急呼叫等功能,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截至目前,已在4个村推广,免费试装智能设备40套。另一方面创新增收路径,鼓励养老食堂采购本村农产品,实现“体面养老”。如余岭村养老服务中心坚持收购本村65周岁以上老人种植的瓜果蔬菜等,既解决老年食堂食材问题,又增加居家老人收入,彰显其劳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