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燕子河镇紧盯群众“家门口”的出行难题,将推动入户路建设作为提升乡村宜居水平和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抓手。一场凝聚干群智慧、汇聚多方力量的行动,在这片土地上生动铺展,让昔日“行路难”的叹息,转化为今日“门前畅”的欢颜。
聚民智,决策共谋画出“同心圆”。坚持广开言路,依托村民代表大会、板凳会、微信群等多元载体,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广泛倾听群众对入户路建设标准、管护方式的心声与建议。一条条“原汁原味”的意见将成为规划蓝图最坚实的民意基石。针对收集的意见,镇村干部、技术人员与村民代表联合反复实地勘察论证,对初步方案进行动态调整优化。“金点子”变“金钥匙”,村民关于利用本地石材土方、合理避让古树等实用建议被积极采纳。这些来自基层的“泥土智慧”,不仅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更让最终建成的道路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成为共建共享的生动诠释。
汇众力,携手共建跑出“加速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村党支部组建党员先锋队,带头宣传政策、协调矛盾、参与义务劳动。党员干部化身“协调员”,在清障除杂、质量监督等环节冲锋在前,党旗始终在建设一线高高飘扬。面对建设中的土地协调、资金缺口等难点,镇村干部主动担当,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赢得了广泛理解与支持。多方筹资机制有效运转,鼓励乡贤捐资,探索以工代赈等方式,合力破解资金瓶颈。合力攻坚显成效,在各方力量高效协同下,燕子河镇入户路建设按下“快进键”。
惠民生,幸福之路结出“满意果”。告别泥泞,畅行无忧。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景象成为历史。崭新的硬化道路直抵家门,极大改善了村民日常出行条件,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农产品运输更加安全便捷。环境提升,乡村焕颜。入户路的畅通,有效带动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民心相通,振兴可期这不仅是脚下的便民路,更是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路”。道路的畅通,畅通了民意,凝聚了人心。一位村民站在崭新的入户路上感慨:“路修到了家门口,党和政府的心也真正走进了我们心坎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