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乡永佛村:一坛泡菜“酿”新业 激活乡村“一池春水”

发表时间:2025-09-16 09:28 作者:周宇 来源:长岭乡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如何高效盘活闲置资产、释放其最大效益,一直是乡村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长岭乡永佛村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将闲置校舍改建为标准化泡菜生产车间,不仅让闲置校园重现生机,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村集体增收。

盘活闲置资产,老旧小学“变身”标准化车间。通过争取省投资集团5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对校舍实施全面改造与功能提升,新建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冷库,配备专业的通风、消毒及温控设备,依据泡菜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划分出原料清洗区、腌制区、发酵区、包装区和成品检验区等一系列功能单元,实现了从传统校舍到标准化车间的华丽转身。极大提升了空间利用效率和产业承载力,也为后续延伸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范手续认证,“乡土味”获颁“身份证”。在推进泡菜产业化的过程中,永佛村高度重视标准化与合规性建设,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要求,系统规划生产环境、设备布局与操作流程。主动对接市场监管部门,邀请专业机构全程指导,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细化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每一环节的工艺规范。经过持续努力,最终成功取得SC认证,意味着其泡菜产品完成了从“农家土特产”到“正规商品”的质的飞跃。产品获得了进入商超和电商平台流通的资格,品牌公信力、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带动群众就业,泡菜缸里“腌”出幸福日子。泡菜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原料采摘、分拣、清洗到腌制、灌装等各个环节,均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每年可带动约30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群众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进车间务工,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小泡菜逐渐做大了村集体经济“蛋糕”,同时也实实在在地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凝聚民生幸福的重要产业。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