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岭乡聚焦乡村治理难点堵点,以“党建引领、自治强基、服务提质”为主线,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绘就了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安”的和谐画卷。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主心骨”。长岭乡始终坚持把党建贯穿治理全过程,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沉在农户家”模式,将全乡划分为7网格党支部,承担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民生服务等职责。“村里的事,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走”。针对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实施“一村一策”整顿,选派多名机关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带动培育村后备干部,让村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各党支部牵头成立“党员先锋队”,带动村民清理乱堆乱放,昔日“脏乱差”变身“洁净美”。
自治赋能,激活群众“源动力”。自基层治理工作开展以来,长岭乡创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机制,推广“群众板凳会”“村民说事”等载体,每月固定时间由村干部带着议题到村民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开小会,让群众对修路、改厕、集体资产处置等事务“说了算”。同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纳入其中,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每年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户”等先进典型,用乡风文明浸润人心。各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商定的“集体经济承包方案”,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土地,又让村民们人均增收,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着办”的新格局。
服务下沉,打通惠民“最后一米”。该乡及时整合民政、医保、社保等十余项服务事项,在7个村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站,配备专职代办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推出“代办+上门”服务,为特殊群体代办证件、代缴费用等特殊服务。同时,联合乡卫生院、学校等单位开展“送医下乡”“送教上门”等活动,联系县农委和安徽农业大学,多次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指导种植,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科技助力,织密平安“防护网”。为有效提高基层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在乡内主要路口、重点区域安装高清监控,接入乡公安、综治中心平台,实现“实时监控、一键报警”。同时,组建由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红袖章”巡逻队,与监控系统形成“人防+技防”合力,今年以来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大幅度下降。针对邻里纠纷、土地矛盾等问题,推行“网格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聘请五老人员、乡贤能人等组成调解队,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多起,确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如今的长岭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邻里和睦互助,产业稳步发展,乡村治理的“组合拳”正让乡村更具活力、更有温度。下一步,长岭乡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从机制创新、力量整合、服务优化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让治理效能在基层一线充分彰显。真正实现“治理有效、群众满意”的目标,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