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镇:执“民心”之笔 绘“精品”乡村

发表时间:2025-09-25 09:48 作者:吴双苗 来源:青山镇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老叔,您看这个柴棚有些年头了,不仅影响村容,还存在安全隐患。咱们一起拆掉,村里会统一规划,把这儿改造成一个小花园。到时候,您家门口就是全村最靓的风景!”在青山镇汤店村,村干部再次走进村民老陈家中,指着墙角歪斜的柴棚耐心劝说。

“说得轻巧!拆了柴棚,我这些柴火往哪儿放?这么多年都这样,何必折腾!”老陈皱紧眉头,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这样的对话,在汤店村推进精品示范村建设初期并不少见。围绕拆除柴棚、鸡棚、猪圈、废弃用房及杂乱围墙的整治行动,干部和群众之间没少“磨嘴皮子”。

转变的契机,来自汤店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的全面启动。这项工作不仅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更是检验基层治理能力、凝聚乡村振兴合力的重要实践。面对村内乱搭乱建现象突出、公共空间被侵占、整体环境亟须提升等“硬骨头”,青山镇既要完成拆除清理、节点改造的“硬任务”,更要做好群众工作,疏通思想堵点,推动村民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参与”。

真情破冰,融化心中“隔阂墙”。面对情况各异的乱搭乱建问题,镇村干部没有简单“一刀切”,而是组建党员先锋队,挨家挨户走访,“踏破门槛、磨破嘴皮”讲政策、绘蓝图、说好处。“我们不是来添麻烦的,是来帮大家一起把村子变得更美、更宜居,让屋里屋外都敞亮起来!”这成了党员先锋队挂在嘴边的真诚话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看到镇村干部顶风冒雨始终扑在一线,看到规划图中自家门口未来将有的小菜园、花园和休闲角落,包括老陈在内的许多村民态度渐渐松动。同意拆除那天,党员先锋队不仅帮忙拆除了老旧柴棚和残破围墙,还组织人员清理堆积杂物,把还有用的物品妥善安置。“看着他们忙前忙后,衣服都湿透了,是真心实意帮我们办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老陈感慨地说。

承诺如期兑现。他家屋后原本杂乱的区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地面做了硬化,划出规范的柴火堆放区,角落还砌起了小花坛,栽上了绿植。如今老陈家的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有用,舍不得拆。现在清完了,地方宽敞了,心里也亮堂了!是咱当初想岔了。”他不好意思地笑道。

节点蝶变,村庄焕发“新容颜”。同样迎来惊喜变化的,还有村口那片曾经被老旧猪圈和荒草占据的闲置地。“各位乡亲,咱们把这块地清出来,建一个小休闲广场,放上石凳、种上绿植,以后大家喝茶聊天、锻炼身体、孩子玩耍,都有了好去处,不比现在堆破烂强吗?”村民代表大会上,党支部书记的倡议引发了热烈讨论。

这里曾是村里的卫生死角,夏天气味难闻、蚊蝇滋生。虽然大家都嫌环境差,但一旦涉及自家搭建的零星建筑和堆放物,谁也不愿先动手。镇村党员先锋队再次逐一上门,耐心听取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最终促成共识。越来越多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主动清理自家物品,积极参与拆除和建设。

短短一个多月,残破的猪圈被彻底清除,废弃的石材、瓦罐被巧妙利用,打造成充满乡土味的微景观。原先的“脏乱差”角落,变成了拥有步道、石凳、绿化和景观小品的“口袋公园”。傍晚时分,村民来这儿散步闲聊,孩子们嬉戏玩耍,欢笑声取代了以往的沉寂。

共治共享,绘就汤店“新图景”。村民老陈和村口广场的变迁,只是汤店精品示范村建设中干群同心、化“堵”为“疏”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这场以拆除乱搭乱建、打造精美节点为突破口的人居环境整治中,青山镇党委政府强化担当、一线督导;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先拆、先清、先整;党员先锋队日夜奋战,以真诚沟通化解疑虑,以务实行动赢得信任。最大的收获,不仅是累计拆除乱搭乱建80余处、规整围墙1100余米,建成20余个各具特色的小菜园、小花园、小广场等公共节点,更是村庄面貌的焕然一新,以及村民发自内心的笑容与支持。

环境的改善,提升了生活品质,重塑了乡村风貌,更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的热情。从最初的“堵心”到如今的“舒心”,汤店村的精品示范村建设,不仅是一场环境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民心凝聚与思想提升。今日汤店,正变得越来越整洁、有序、美丽,发展成果真真切切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