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全军乡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精准”上下真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深入调研,在民意渠道上抓畅通。全军乡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活动日、干部入户走访、线上意见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群众在人居环境、交通出行、养老就医、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详细的民生需求台账。如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庭院”评比活动,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等,让人居环境实现了从“一时净”向“持久美”转变。
民主决策,在重点领域上补短板。全军乡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和论证,确定年度重点民生实事清单。项目选择上,既关注覆盖全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聚焦于“一老一小”、特殊群体等关键少数的个性化需求,确保资源投向最关键、群众最期盼的领域。针对群众关切的交通安全、饮水安全等问题,全力推进村组道路拓宽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等工程,不断补齐发展短板。
多措并举,在“实干”上求突破。全军乡通过建立“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制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承诺从“纸上”落到“地上”。创新实施以“幸福”为主题的系列关怀行动,如为高龄老人过“幸福生日”、为新生儿家庭送“幸福妈妈”祝福、为优秀学子发“幸福学子”奖学金、为入伍新兵家庭解“幸福子弟兵”后顾之忧、让村民共享“幸福红利”等,将温暖贯穿于人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强化监督,在“长效”上建机制。全军乡注重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民生工作可持续、成效能巩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并公示结果,通过满意度调查、实地回访等方式,直接听取群众评价,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对已建成的民生项目,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资金,确保民生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