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寨县桃岭乡为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在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围绕教学基础、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三方面,建好用活乡镇党校,不断提升乡镇党校办学质量水平,为基层党员“充电赋能”。
注重统筹资源,夯实教学基础。加强阵地建设。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优势,选定乡四楼会议室为党校室内培训主教室,设置乡镇党校标识,配齐教学设施。同时,根据党校“1+N”培训格局,充分利用乡域内红色文化、绿色产业等教学资源,分类建设党性教育、产业技能培训等实训基地。选取“金桥村十八烈士墓”和“杜昌甫烈士墓”、四季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等场所,打造现场教学点,构建一条要素齐全的现场教学路线,方便党员就近参加培训。规范工作制度。建立乡级党校工作制度,涵盖教学管理制度、学员考勤考核制度、考核测评制度等,细化培训计划,突出分类培训,定期更新授课内容,通过制度规范党校的日常管理与运行,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注重需求导向,丰富教学方式。聚焦“教学有实效”,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内容创新上谋突破。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指导性。精心设置课程。紧扣主题主线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性教育等培训“必修课”,同时聚焦需求导向开设“专业课”,紧盯干部能力短板与知识弱项,聚焦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党建实务、公文写作等方面专业知识。同时,开发具备本乡特色的品牌课程——“创新‘桃心窝’为民服务机制,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用好现场教学。紧扣新时代农村党员工作需求,将课程搬出课堂,今年以来,成功举办了特色鲜明的野菊花种植技术专项培训班以及茯苓种植与加工技术专题培训班,将实用的农业技能送到党员身边,旨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025年以来,桃岭乡党校已举办培训班11期,覆盖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
注重常态长效,加强教学管理。强化训后评估。培训结束后,由教师撰写教学反馈单,围绕学习完成情况、交流分享、考试测评等方面,整合结业成绩,并将评价结果反馈至学员所在部门、村。通过结业打分,实现了对培训效果的闭环管理,让每一次培训都成为党员能力提升的“加油站”和“助推器”。促进交流分享。今年以来,党校重点打造了“桃青说”青年干部论坛品牌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4期。以“交流互动+角色互换”方式,鼓励干部上台亮相报工作、亮剑比思路,让培训学习从“你讲我听”的传统平台迭代为“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引导年轻干部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