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乡亲,今年咱们南溪镇大力推广桑蚕养殖,桑苗种植有补贴,养蚕技术送上门,有需要的到我这登记哈!”在南溪镇丁埠村的银杏树下,驻村第一书记王桦刚把工作要点讲完,围坐的群众就纷纷点头议论起来。他身旁立着的公文包敞开着,露出里面的政策读本、螺丝刀和一本摊开的工作笔记——这便是金寨县创新推出的“理响金寨”背包式宣讲的标配,让理论政策与民生服务在大树下实现了“零距离”传递。
南溪镇从2022年打造“大树下宣讲”的宣讲品牌,古樟浓荫下、晒谷场旁的老银杏树下,都是群众聚集听宣讲的天然阵地。如今“背包式宣讲”的融入让这个宣讲品牌焕发新生。“以前听宣讲,光听道理记不住;现在不一样,宣讲员背着‘百宝袋’来,讲完政策还能帮咱解决实际问题。”丁埠村村民李大爷拿着刚领到的《桑园修剪实用技术》,笑得合不拢嘴。
这只“宣讲背包”里藏着三样“宝贝”,也藏着南溪镇服务群众的初心。第一样是“技术宝”,宣讲员根据南溪镇农业主导产业特点,精心挑选了茶叶种植、中药材培育、果树管理等领域的科技书籍和政策读本,针对大树下聚集的农户精准“投喂”。在余山村的葡萄园边,村干部正拿着背包里的《病虫害防治手册》,结合近期村民反映的病虫害问题,用“土话”讲解防治要点,不时捡起地上的落叶演示病害特征,原本抽象的技术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背包里的小型工具则是解民忧的“及时雨”。南溪镇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留守老人遇到水电小故障常常束手无策。背包宣讲员特意配备了螺丝刀、小铁锤等工具,宣讲间隙主动询问老人需求。在南溪村院落里,村书记李杰刚讲完入户路的政策,就拿着工具帮张大爷修好了接触不良的电灯开关。“不仅听得懂政策,还能解决实际困难,这样的宣讲比啥都强!”张大爷拉着李杰的手连连道谢。
最受群众重视的,还要数那本“心愿本”。宣讲员每到一处,都会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认真记录下来,形成问题清单。宣讲结束后,清单会及时梳理上报。“上次在树下反映厕所的问题,才两天就有人来修好了,笔记本上还画了个红勾呢!”南湾村村民汪大哥翻着宣讲员出示的工作笔记,指着上面的销号记录说道。截至目前,“背包宣讲”队已收集群众诉求218件,办结销号196件,剩余诉求均明确了办理时限。
“现在只要看到有人背着包来树下,我们就知道,又有好政策要听,有难题能解决了。”吴湾村的易大爷的话道出了南溪镇群众的共同心声。那只装满资料、工具和笔记本的背包,早已不是简单的宣讲装备,而是群众心中“贴心人”的象征。大树的枝叶一年年更繁茂,背包里的内容一次次更新,党的声音就这般伴着枝叶婆娑声,在群众心间扎下根、发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