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林区枯枝落叶堆积,农事用火、祭祀活动交织,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花石乡作为金寨县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境内林地面积广、古树名木多,且毗邻马鬃岭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态屏障安全。面对严峻形势,花石乡坚持底线思维、风险前置,以“责任、宣传、管控”三大抓手为核心,依靠人工落实、闭环管理,全力筑牢护林防火“安全墙”。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三级联动”责任体系。召开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部署会,将防火责任纳入乡党委政府重点工作清单,明确“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形成“主要领导统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干部下沉抓”的工作格局。织密网格“管理网”:依托林长制体系,完善“乡级林长 + 村级林长 + 专职护林员”三级网格,将责任精准落实到山头、地块,实现“每寸林地有人管、每个隐患有人除”。严格值班“守底线”,实行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和“火情零报告”制度,乡党政办人员参与值守,确保火情信息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各村设立简易防火值班室,配备对讲机、手电筒等基础设备,组建应急小分队,做到“闻警即动、快速处置”。
深化宣传教育,推动防火意识“入脑入心”。针对花石乡农村人口多、林区分布散、老年人占比高的特点,乡党委政府立足实际,依靠人工开展宣传,变“广撒网”为“精准滴灌”,打通森林防火宣传“最后一米”。“流动宣传”全覆盖:组织乡村干部、护林员成立“防火宣传队”,携带便携式大喇叭、宣传册深入村组院落、田间地头,用本地“方言土语”讲解野外用火危害;利用乡内现有防火用车加装宣传设备,在主次干道、进山路口循环播放《花石乡森林防火告知书》。“入户宣讲”解疑惑:宣传队逐户上门发放“致花石乡父老乡亲的一封信”“森林防火‘十不准’”等材料,重点针对林区农户、有祭祀需求的群众,面对面讲解“文明祭祀(用鲜花、丝带替代烧纸)”“安全农事(秸秆粉碎还田替代焚烧)”等实用替代方案。
严格火源管控,筑牢隐患排查“第一道防线”。花石乡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全面加强人工巡查管控,从严从实抓好火源管控,确保“不冒一处烟、不着一把火”。重点区域“严盯守”:在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边界、百年古树群周边等高风险区域设立临时防火检查站,安排专人值守,配备火种收纳箱、登记本,对进山人员、车辆进行“逐人登记、逐车检查”,严禁携带打火机、烟花爆竹等火种进山;安排护林员对林区墓地、林缘农田等重点部位进行“早、中、晚”三次巡查,及时清理枯枝落叶,消除火灾隐患。“三清”行动 “见实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开展“清山、清林、清河套”专项行动,分片分组对林区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清理林区内的杂草、枯枝、生活垃圾,以及林缘农田的秸秆、柴垛等,清理隐患点和可燃物多处;针对偏远林区,增派护林员加大巡查频次,确保无隐蔽性火灾隐患。
花石乡将持续巩固森林防火工作成效,一方面加大人工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宣传队定期深入偏远村组开展防火宣讲,依托乡微信公众号、村级微信群,定期发布森林防火知识和本地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群众防火意识;另一方面强化人工应急处置能力,组织森林防火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小分队的实战水平,同时加强与县应急管理局、林业局的沟通协作,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快速响应、科学处置。花石乡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护好绿水青山,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