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庙乡:优化营商环境 赋能产业振兴

发表时间:2023-07-25 10:02 来源:关庙乡 点击数: 我要纠错
字号:[  ]

关庙乡是县内野生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占全县总产量的60%近年来聚焦山核桃产业发展,不断强化主动为企服务意识,着力突破企业生产经营瓶颈,以一流营商环境激活产业发展力。目前全乡聚集山核桃生产加工企业和经营主体超30家,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

政企联姻,破解面如何扩的难点。关庙乡地处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无法大规模建设果林基地,加之山核桃发展周期长,需一定资金投入和管理水平。为在原有2万亩野生山核桃的基础上实现扩面增量,关庙乡对全乡山核桃产业发展进行了充分调研、整体规划,明晰发展思路。一是争支持重措施。连续3年争取县委链式产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用于大别山山核桃之乡建设,出台《关庙乡林农产业扶持办法》《关庙乡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支持性政策,成立山核桃产业发展办公室,抽调5名林农工作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负责推进落实,实施党建引领一抓双创示范工程,大力推进一人一亩等十个一产业发展措施,实行收购保护价,增强产业发展氛围。二是解企忧增动能。积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先后为同创山核桃公司征地50亩、流转土地100亩,建设育苗基地2处,育苗75万株,租赁3000平方米山核桃加工1座,协调解决企业流转仙桃村、墨园村林场2处,打造特色产品供应基地,增强发展动能。目前全乡已新发展山核桃8457亩,修建产业道路17.3公里,辐射企业所有基地,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科技支撑,破解质如何提的堵点。优良的山核桃苗木和精细管护,是保障山核桃苗健康生长和长期收益的关键,是确保产品品质,增加产品效益的保证。关庙乡坚持从建立标准入手,推动产业、企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构建溯源系统。制定关庙乡山核桃苗木栽植管护及产品加工生产标准,对新发展山核桃一律采用本地培育的优良苗木,并全面推广两个替代,实行统一起苗、统一配送、统一栽植、统一管护,并进行贴码追溯,二维码内嵌入了山核桃之乡建设宣传视频、苗木编号等相关信息,通过扫码便知晓种子来源、用肥信息、管护周期等内容,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二是加强技术攻关。成立关庙乡大别山山核桃产业发展协会,同安农大、大别山综合试验站、企业主体等建立紧密联系,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协同共建模式,先后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到乡开展现场和云上指导6次,派驻博士科技特派团驻地开展课题研究3次,攻克良种育苗、化香树嫁接、病虫害防治、施肥管护等技术难点。同时,组织经营主体、产业大户到宁国、绩溪、临安等地考察学习3次,汲取先进管理经验和典型做法,提高效益。

数字赋能,破解本如何降的痛点。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之路,启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开启数字农业突破之旅,大幅降低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运营成本。一是打造智慧桃园。帮助经营主体在桃园基地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整合各类资金,为企业桃园基地配套搭建电力线路1920米、低压线1000米、安装100千伏变压器1台,引导企业安装诱虫灯、诱捕器、球形探头等,搭建温湿度感应器,构建生态数字桃园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推进现代林业物联网管理,实现基地气候、树木长势等信息一屏统览,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二是强化品牌培育充分利用金寨山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优势,加强本土仙桃冲品牌推广,组织经营主体积极申报有机食品示范基地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帮助企业代办大别的问候——源自金寨区域公用品牌和长寿金家寨商标使用权,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组织企业参加农特产品推介会10多次,开通企业抖音号,组织第一书记、邀请网红达人开展直播带货20多场,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