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水果产业优质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我县支持“精品水果”种植、加强技术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水果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优质适宜品种。2023年在果子园乡将原有的黄金梨品种作为砧木,将翠冠、秋月、皇冠等梨树品种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栽培,成功完成2000亩梨园品种更换,进行品种更换的黄金梨品质好、卖相佳,味清甜而具香气,平均单果重250克,大果重500克。在梅山镇原有的猕猴桃繁育基地中,通过嫁接的方式培育适合金寨种植的“东红”“皖金”等猕猴桃品种;加强对早、中、晚熟优质、耐贮运、抗逆性强水果的选育。据果子园乡吴湾村涌泉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今年300亩果园,产量能达到15万斤左右,产值将达到百万元,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二是加强培训,夯实管护技术保障。今年,为加大对种植户的培训,在梅山镇、果子园乡积极开展果、蔬、桑“师带徒”培训,采取现场技术指导和集中培训方式,聘请3名一线生产技术过硬的老师(梅山2名、果子园1名),根据农业生产季节及主体需要开展技术指导,解决群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展水果种植、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8场,培训学员160人次。此外,积极发挥农业技术人员作用,让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调查、办示范,提升能力素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为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是强化扶持,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谋划扶持政策。认真谋划《水果产业倍增计划》《水果产业跃式发展计划》等方案,全面推动产业发展。乡镇层面也立足本镇特色,制定支持政策,如斑竹园镇2023年年初出台《支持水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利用斑竹园镇金山村楼子湾农田护岸水毁修复项目,投资76万元对主体进行支持,修建猕猴桃基地护岸327米,该项目目前已竣工。深化科技合作。积极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的联系合作,借助绿色果蔬产业联盟、科技特派团等资源,共同开发果品产业新技术,发展果品精深加工,建成猕猴桃加工分选线1条。黄金梨发展模式也由原来简单的种植、销售,衍生到集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开拓销售市场。搭桥引线,引导县域果企、经营主体等与外地经销商建立对接机制,逐步建成县域水果直销店,让果品进入大型商超,在淘宝等平台建成线上水果店。同时,通过农特产品展销、文艺活动展演等方式,2023年8月22日在梅山成功举办“喜庆丰收 猕恋梅山”猕猴桃采摘节活动,推动了猕猴桃的热卖,此外还依托工会对猕猴桃、葡萄等主体进行采购支持。拓宽了特色水果销售渠道,切实为农户致富,为乡村振兴添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