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金寨县坚持把好准入关、规划关、政策关、存量关,持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良好成效。
把守准入关,强化供后监管。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结构升级”为目标,制定出台《安徽金寨经济开发区(现代产业园区)“标准地”改革配套制度体系》,建立园区企业用地效益标准,将土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研发投入等关键指标作为建设用地供应准入标准,引导优质企业入驻,并利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对已供的土地实行“一宗一录,一宗一管”,加强批后监管,进行实时跟踪监测,随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发挥动态巡查预警制止作用。今年以来,新入驻企业土地容积率均控制在1.3以上,亩均固投均不低于20万元/亩,并全部按“标准地”出让和按计划开工建设。2024年标准化出让工业用地10宗480亩。
布好规划关,保障高质发展。紧抓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机遇,按照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健康四大产业方向,积极探索,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和规划产业布局,消除边界零星分布、犬牙交错、大小不一、产业布局混乱等现象,做到产业链条在园区延伸,项目建设在园区内集中,配套资源在园区共享,确保园区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开展两轮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有效避免了土地资源浪费。
用好政策关,创新供应方式。运用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的新政策,创新土地要素配置方式。今年4月探索实现首宗工业用地“20年”弹性年期出让,有效提高土地周转效率,促进土地平稳发展;8月成功落实产业用地“带方案”出让,显著缩短了项目等待时间和开发建设周期,做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有效保障项目尽早投产;11月顺利打通了入股联营方式供地途径,完成首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项目供地,有效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通过探索多种供地方式,有效保障了项目落地。截至10月底,全县划拨供应国有建设用地26宗639亩,审批集体建设用地76宗460亩,招拍挂出让16宗536.9亩,出让价款7720.4万元,完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宗4.73亩,入市价款39.8万元。
做足存量关,提高资源利用。制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方案,实行“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服务”的工作机制,坚持综合施治,鼓励企业通过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合理规划选址入驻批而未供地块,提高土地利用率。今年以来,已完成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7宗997.43亩,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38宗654亩,完成36宗1176.96亩批而未供土地处置,闲置土地全面清零见底且保持无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