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古碑镇深耕红色文化底蕴与生态资源禀赋,以特色产业为纽带,将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与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深度融合,全力铺就一条“红绿相映、文旅相融、产业兴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做强传统产业,筑牢发展根基。锚定传统产业升级方向,以茶叶、果蔬、中药材三大产业为主导,持续夯实农业发展根基。目前全镇茶园面积1.5万亩,年产量超1500吨,综合产值突破2亿元,形成12个村集体茶厂与20家私营茶厂协同发展的格局;通过投入245万元专项资金,“金寨白叶”茶产业稳步壮大,年产量8.4吨,全镇茶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超60%。同时,薄皮山核桃、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多点开花,7000亩山核桃种植基地成为全县第二大核心产区,宋河村红岭山核桃合作社跻身“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00亩桑叶基地年养蚕1300张,3000余亩天麻、黄精、石菖蒲等中药材实现900万元综合产值,构建起了多元互补的农业产业体系。
做优养老产业,守护幸福晚年。将养老服务作为民生事业重要抓手,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全镇现有古碑镇康养中心、康乐颐养中心、中心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三家专业养老机构,共有床位258张,当前入住162人,入住率达62.8%。结合闲置资产盘活,利用闲置公房建成13家农村养老食堂“幸福院”,引入安徽福海惠众养老公司运营管理,通过“中心+站点”模式将专业机构的服务标准与理念延伸至居家养老场景,全面提升居家养老的服务和品质。此外,在余岭、宋河等村率先试点“村级中心——组级幸福院——村民互助点”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让养老服务更贴近群众、更精准高效。
做活文旅产业,激活发展动能。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潜力,打造 “茶旅+民宿”“红色+研学” 的文旅融合新业态。一方面,依托 “五好两宜” 项目,投入1847万元对南畈、响塘、黄集等5处红色遗址进行系统性保护与活化利用,精心打造红色研学基地,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另一方面,全力打造环省道251精品旅游线路,串联留坪 “爱情湾” 茶园、“马丁途瀑” 茶咖、“夏清・金竹湾” 民宿、九龙井奇妙谷等特色景观节点,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提升路域环境,形成 “一路一景、步移景异” 的生态旅游画廊,推动文旅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