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寨县农业农村局以党建为引领,围绕“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农业执法、权力清单”四大核心领域,构建“党建+法治”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法治宣传“接地气”,理论育人润无声。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构建“领导班子带头学、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学用结合实践学”机制,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涉农惠农法律法规,让执法队伍在持续学习和思考中加强思想淬炼,夯实信仰基石;创新普法形式,精准覆盖群众。灵活多样开展普法宣传,利用“互联网+法治宣传”开展宪法网上知识竞赛和年度网上学法考试活动,结合“法律六进”工作,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区别化、差异化的方式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影响群众的法治观念。
队伍建设“强筋骨”,纪律严明铸铁军。强化专业素养。鼓励年轻干部考取执法资格证件,系统参与法律知识培训,确保全员持证上岗,夯实执法能力基础;建立学习实践闭环。每周开展法治工作汇报与经验交流,促进执法信息共享、实务技巧提升,形成“学习—实践—总结”良性循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行“党员先锋岗”制度,党员执法队员占比达65%,带动整体案件查处效率提升45%,群众满意度达98%,凸显党建引领效能。
执法实践“亮利剑”,案件警示树红线。严惩示范,树立法治红线。通过处理网络销售种子纠纷等新型案件,以“首案突破”形成行业规范标杆,典型案例公开彰显法治权威,强化执法震慑力;柔性执法,教育与惩戒并重。对轻微违法实施“首违不罚”,结合批评教育、普法宣传等引导纠错,实现“处罚一个、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体现执法温度;智慧监管,数据驱动高效响应。依托党建网格平台整合执法数据与群众举报,实现违法线索“秒响应”,提升监管时效性与精准度;溯源治理,跨部门协同预防。针对高发案件领域,联合公安、司法、市监等部门组建“法治诊所”,提供事前合规指导,推动源头治理;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案件“回头看”机制,通过党组织生活会剖析执法痛点,推动问题整改,形成“执法-反馈-优化”闭环。
权力运行“晒清单”,制度笼子扎紧牢。规范权力运行边界。以开展梳理乡镇履职清单工作为契机,认真开展行政权力事项清理,明确行政权力清单,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监督与责任落实。建立案卷评查制度,坚持对各乡镇行政执法案卷进行定期评查和抽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确保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法制审核和人民群众监督。严把重大案件质量关,坚持重大案件每案必审、集体会审的工作制度,全体人员针对案卷中的执法程序、证据材料等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确保重大案件严格依法实施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