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工作动态

县卫健委:撑起筛查“保护伞” 筑牢新生“健康线”

发表时间:2025-04-21 15:26    来源:县卫健委  点击数:  字号:[  ]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民族未来和家庭幸福的民生工程,为进一步提升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县卫健委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县新生儿健康成长筑牢坚实防线。

强化组织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筛查流程、责任分工,确保筛查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筛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助产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开展工作。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培训,覆盖全县助产医疗机构的相关医护人员,培训内容包括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听力筛查、致盲性眼病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练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有效提升筛查人员的业务能力。

突出宣传效果,营造良好氛围。在爱耳日、出生缺陷防治日等重大健康科普日,县妇计中心利用孕妇学校、科普宣传“五进”活动开展听力筛查、出生缺陷防治专题讲座和健康科普,向准爸妈们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筛查项目、检查时间和方法等知识,增强家长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在各医疗机构服务窗口放置“民生实事码上通”二维码,方便群众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和最新进度,促进群众监督和参与,开展群众满意度评价和意见采集,做到科普宣传全覆盖,积极营造“社会参与、人人知晓”的良好防治氛围。

优化筛查流程,提升“四早”能力。各助产医疗机构在新生儿出生后,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各项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采集足跟血;听力筛查在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完成初筛,未通过者及漏筛者于42天内进行双耳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在出生3个月内进行进一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在新生儿出生6 - 72小时以内进行。同时,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形成“筛查-转诊-随访”一体化服务体系,为筛查异常儿童提供随访管理服务,及时通知家长并安排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确保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2024年,全县共出生新生儿2135名,完成新生儿疾病筛查2135名,筛查率达到100%,其中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初筛阳性140名,确诊5名;听力初筛未通过105名,听力障碍确诊1名;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阳性7名;关节脱位筛查652人,其中发现1个月婴儿髋关节发育不成熟20例,三个月婴儿双侧骨性髋臼发育不良1例。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