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基层话民生

【基层话民生】大湾情圆我的戏曲梦

发表时间:2021-03-19 16:54  作者:文体局来源:金寨县财政局  点击数:  字号:[  ]

我叫孙业富,今年59岁,是花石乡大湾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小的时候,我便在父亲的熏陶下,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闲来没事的时候,总是爱哼一段小曲,唱几句小戏,别提有多惬意。可这总是自娱自乐的日子也多少有些烦闷,没有老师指导,没有观众喝彩,没有群众文化活动的氛围,俺这唱戏的劲头也在平淡的生活中渐渐磨灭了。

大概202010月份的样子,我们村的乡村文化带头人葛静回村里筹建大湾情艺术团。“这有什么用啊,没有上面的政策资金支持,不过是自己在这瞎折腾。”“就是,以前我们这也搞过文艺团队,结果怎么样呢?”“不对,听说这次组建大湾情文艺团队是县主管部门提议的,负责领导还多次到我们村来协调沟通呢!”“对、对,我前几天还看到他们来我们这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什么的都有,不过这个消息却激起我沉寂的内心的层层波澜,忍不住哼上了几句:“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嘿,还是有模有样的嘛!

11月中旬,大湾情艺术团在县主管部门和葛静团长的努力下正式成立,鄙人也有幸成为艺术团成员。艺术团成立后,我每天下午都要和票友们在教学点的院子里切磋排练。县文旅体育局的领导对我们艺术团活动高度重视,多次从县里赶过来指导我们排练。文化馆的老师教我们在唱黄梅戏时需要注意气息,按每个人的特点给我们定制了个性化方案,指导我们在练声前做气息练习,告诉我们要经常锻炼,把气息调顺,在演唱中要确保呼吸不乱,声音稳定,还要求我们练习咬字、吐字,用心体会“字正腔圆”、“字领腔行”。老师们对我们的指导不仅是“言传”还有“身教”,现场给我们来了一段《夫妻观灯》,“我家住在大桥头,起名叫作王小六,去年看灯我先走,今年看灯又是我带头。移步来在自家门口,叫声老婆开门喽……”“嗨,这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啊!来大家呱唧呱唧。”团里的老王带头起哄,大家都由衷的鼓起掌来。听老师们教给我们这么多“干货”,大家深觉自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更加努力练习基本功,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认真排练节目,不敢有丝毫马虎。

1228日,庆元旦文艺活动在大湾村举办,我们大湾情艺术团也成为此次活动的主力军。我和票友们也给乡亲们来上了几段黄梅戏选段,现场热闹的氛围和乡亲们经久不息的掌声,让我内心十分的激动和感动。由衷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山区群众文艺活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感谢县、乡里领导们对农民文艺团队建设的重视,也特别感谢政府搭建了这么优质的舞台,让咱农民也能亲自上台吼上两嗓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