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陆*民,家住全军乡熊家河村,2016年父亲得癌症去世了,病症也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留下孤儿寡母三人及年迈的爷爷奶奶。以前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所有的花销都是他开货车及做生意挣来的,现在断了经济来源,我本是金寨一中的学生,因父亲的离世,高考受影响,未能如愿考上大学,妹妹年幼,母亲只能在家照顾她,爷爷奶奶都有慢性病。面对家中老老小小,年少的我迷茫的不知何去何从。
就在此时,党的春风吹到我家。乡政府、村委会、扶贫工作队来到我家,分析家里主要是没劳力和没技术限制了发展,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帮助申报符合政策的民生补助,一是申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二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免除学杂费、免费的教科书、困难生活补助费;三是爷爷奶奶办理了慢性病证,签约了家庭医生;其次办理小额扶贫贷款,帮助其发展黑毛猪养殖,拓展茶叶、油茶种植,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用短期经济带动长期经济;再次根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我家搬迁至中心村庄,自来水、卫生间等一并安装入户。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我家的帮扶干部依据我个人情况,认为我学一门技术比直接介绍工作更加实用,于是帮我联系了乡政府聘请的项目工程监理,让我做他的学徒。从认图、学图,和基本的画图,学习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2020年我顺利通过浙江省二级建造师水平测试。几年来,我从一个门外汉,渐渐也成为项目监理的小行家里手。有了真才实学,有了技术无论从收入上,还是自信心上都是满满的。
每年的就业技能培训,爷爷都早早赶去,不仅能得到培训补助,还能学到现代养猪、养鸡、蚕桑等专业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就业民生,让我们全家都得到实惠,2018年以来,用小额扶贫贷款,爷爷运用他所学技术养黑毛猪10多头,养鸡300多只等等,每年收入都达到10万元以上。随着生活逐渐好转,全家的身体也健康起来,全年无一人生病住院。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每每听到这首歌,都感慨万千,有幸生活在这幸福的时代,感恩党的种种民生工程,让夜行人有了指明方向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