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阅读不仅能够提高知识储备,更能陶冶人的情操。春日花香飘田野,阅读书香沁人心,随着“15分钟阅读圈”民生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乡村阅读空间像雨后春笋般的散落在村头巷尾,出现在村民的家门口,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之而来便是观念的改变,如今阅读的观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让优质阅读服务覆盖乡村,让书香抬眼可见,让幸福触手可及,让书本为生活添香,这不在是城里人的专属,也可以是在乡间、在田野,在基层的千家万户。
15分钟阅读圈,孩子们的“假期乐园”。
李亚萍是花石乡千坪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从周末和妈妈来过一次村的“农家书屋”,便喜欢上这里。我们千坪村的农家书屋不仅看书环境好,图书、杂志种类也很多,有少儿、文学、政经、科技、医卫生活、世界名著、小说等多个种类。我从小就爱读课外书,但我们家的家庭条件有限,用父母的话说,钱都用在了吃喝穿上面了,而实际上我自己也不知道该买些什么书,怕花了冤枉钱。如今随着15分钟阅读圈这项民生实事的实施,家门口有了免费阅读室,这里丰富的书籍带我走进书的海洋,让我阅读了很多以前没有读过的书籍,也让我找到了自己喜爱的类型。比如像《骆驼祥子》《居里夫人传》《福尔摩斯探案》等等...还有好几本喜欢的书籍正好利用这个寒假假期看完,想想都觉得开心呢!
“在这里看书、听故事,可以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引导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让书本代替手机,让书香代替网络,让留守儿童共享阅读馨时光”千坪村文化管理员陈钦龙介绍说。
15分钟阅读圈,农民群众的“致富黄金屋”。
金屋银屋,不如咱小小的农家书屋。通过书屋,村民们既富了“脑袋”,也富了“口袋”,也让村里的种植大户看到了家乡振兴的希望,他们也经常光顾农家书屋。
“新时代需要新型技术型农民,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么。想要走上致富路,我们不能总是按老的发展思路,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以前啊,平时在农闲之余,看电视和打麻将是我为数不多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自从去了村里新建的农家书屋,茶余饭后农家书屋便成为了我休闲的好去处。在这里,我学到了不少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我的帮助很大,每当遇到一些农业生产和种植技术方面的问题时都会来这里查阅相关书籍。”千坪村种粮大户捧着种植养殖技术类书籍一边阅读一边认真做着笔记,不时和其他几位交流种植养殖技术和经验。
15分钟阅读圈,乡村振兴的“文化阵地”。
“15分钟阅读圈”吸引人们的,不仅是纸质阅读的乐趣,还在于阅读室里洋溢的艺术气息和温馨环境。自从“15分钟阅读圈”实施以来,花石乡明确了目标任务、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内容。将村原有的文化活动室、未成年活动室、科普宣传室重新整合,打造成现在的阅读空间。同时将原老财政所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打造成村级阅读空间,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末梢”延伸,“15分钟阅读圈”逐渐成为群众向往的文化驿站。同时通过户外电子屏、宣传牌、墙体彩绘等方式开展阅读主题宣传,营造浓烈的书香氛围。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将主动承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功能,引入志愿服务力量,定期开展理论领读、经典传诵、文化传习、技能推介、亲子教育等活动,发挥好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的服务载体作用,丰盈村民的“文化粮仓”,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花石乡将创新工作思路,按照文旅融合整体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方式,大力繁荣文化旅游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努力实现文化便民、惠民。做到文化活动有场地,惠民工程见实效,群众活动有组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娱乐需要,促进文化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共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