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基层话民生

【基层话民生】民生工程为我撑起一个家

发表时间:2023-04-28 16:12    来源:槐树湾乡  点击数:  字号:[  ]

我叫张远刚,今年48岁,肢体三级残疾,家住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板堰村。妻子智力二级残疾,儿子肢体二级残疾,两人都不能自理,为照顾妻儿,我作为家中唯一劳动力,受身体残疾影响,务工赚钱能力有限,只能在家门口打打零工,收入低微,入不敷出,生活清贫,觉得人生没有一点希望。一度我甚至都想自我了断,但想想还有孤苦的妻儿需要人照顾,便强撑着单簿的身躯继续艰难前行。

低保救助,解我之难。板堰村委会得知我家的困难后,到我家里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包片村干部主动向我介绍了低保的相关政策,耐心地教我填写各类信息,准备所需材料。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我们一家三口成功申报低保,每个月领取最低生活保障2160元。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或许是一笔很小的金额,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来说,这笔钱就是我们的救命稻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根“救命稻草”,我们一家才能有温饱生活,让我再次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特教学校,解我之忧。在低保成功申请后,儿子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因自身缺陷和智力残疾,很难在小学正常上学。我们一家也因此很久没有欢乐的笑容,孩子也难以融入同学之间的关系。听说金寨县有一所专门针对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可以给“特殊”学生一个温馨的课堂。但我作为普通村民不知如何去联系。幸好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帮助我们联系了县特殊教育学校,免费在特教学校上课。课堂上,老师耐心地教导着孩子上课,看到儿子在课堂上开心的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民生工程。

养老代缴,解我之急。虽然一家三口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日常医药费、城乡医保费、养老保险费、意外保险等费用,依然让我们这个家庭感到很大压力,除了低保和特教,更让我感激的是,政府在了解我家的情况后,主动为我们申请了城乡医保和养老保险代缴,60岁后就可以领取到每月一百多元的养老金,虽然钱不多,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保障,政府对我们家一系列的帮助让我们一家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老百姓的关心。

就业促进,解我之盼。虽然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我一直渴望能有更多的工作收入。今年乡里开展困难群体就业促进活动,为我们这样的特殊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村里创福公司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开展项目建设,村里为我优先安排,虽然工资不高,但是赚钱的机会比以前多了许多,现在生活逐渐好转,感谢党和政府。

作为普通村民,我由衷地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给我带来的温暖,让我能够带着妻儿继续寻找希望,在我最困难、想要放弃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给了我幸福生活的希望。我更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民生工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惠民政策,才能为我撑起这一个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