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实事既包含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大事,也包含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这些都是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好事。为做好这些民生实事,流波䃥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落实10项暖民心行动,坚持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化身政策宣传员和服务员,为群众的幸福出谋划策。
“吹”出民间乐事
“你听,我们广场上有人在吹唢呐,走,我们去看看。”杨奶奶说道。官田村村民皮叔正沉浸在自己的交响乐中,走到广场看到十几位老人正打着节拍、跟着节奏高兴地挥舞着双手,80岁的许老奶奶高兴地说:“皮国珍的唢呐表演真好,我就喜欢这样的老传统,像回到了年轻时候。”现场老人们的掌声不断,这深深地激励了他,皮叔更是精神抖擞、满腔热情投入到演奏中。“现在我们广场的各项健身器材设施都很完善,老人们晚饭后到广场聊聊天、健健身,再听听我的唢呐独奏,这就是老人们的幸福时光。我觉得能给身边人带来欢乐,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爱吹唢呐的皮叔以志愿者的身份经常在广场展现自身的唢呐绝技,为官田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尚,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拉”出人间温暖
近期,因天气原因,流波䃥镇官田村有群众反映村里开设的老年食堂在村部附近,只照顾到了村部附近的中心村庄居民点,离三院组、田畈组和双桥居民点还有几公里,这几个村民组居住生活的老年人还有几十余人,也有就餐需求,平日里前往老年食堂就餐不便。官田村书记了解到基本情况后,立即邀请了官田村老年食堂承包老板和官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共同协商解决问题。通过探讨协商,老年食堂工作人员结合官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共同成立送餐队伍,为这几个村民组居住生活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每天有就餐需求的老人可以向志愿者报备,由志愿者汇总就餐需求人数,发送给村老年食堂的承包老板,最后由送餐服务队进行送餐。需要就餐的老人不仅能吃到热乎的饭菜,还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拉出人间温暖。
“谈”出心间真情
“年纪大了,很多高科技电子产品用不了,村里的干部和志愿者们总是手把手教我们,除了教会我们怎么使用音响,帮我们下载音乐,还教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经常到我家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宣传政府的暖民心政策。”五保老人江大爷说道。“因我家是脱贫户,在高中阶段,我家孙子享受了普通高中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补助,不但每学年学费减免,还享受了每年1500元的贫困生助学金资助政策,上学仅需缴付生活费,今年6月,参加了高考,顺利录取到上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8月份,在政府的积极宣传下,办理了助学贷款,申请了困难生救助,使我减少经济压力,使我家孙子顺利走进大学。”日常的暖民心行动宣传走访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群众家,了解他们眼中暖民心行动的实施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听取群众对暖民心行动实施的建议,和老人们谈谈心里话。
“唱”出乡间文化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老张、老许抓紧走咯,我们文化站的老年大学教室空调开放啦!”饭后的傍晚,家住流波新村的老党员张大爷总是和往常一样,叫上他的“铁哥们”,一起匆忙赶往文化站的老年大学。“可别小看了我们这个老年大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时考虑到多数群众居住相对集中,还有就是为了方便统一服务群众,我们老年大学就设在了流波新村文化站,这里不仅基础设施齐全,场地宽敞,开设的课程也是十分丰富,有拉二胡、吹唢呐、唱红歌、跳广场舞、党史学习、棋牌类等课程。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参与,我们把办学时间设置在晚上,群众把家里的琐事忙完了来‘练练声’,休闲娱乐,充实一下他们的老年生活。”老年大学负责人表示。自老年大学创建以来,获得了大批群众的认可与肯定,为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乐趣,也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场所。
流波䃥镇将结合实际,通过多样化的内容来丰富老年人的闲余生活,创新更多特色活动来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通过不同的方式推进暖民心行动,让暖民心行动不断地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