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田*,是金寨县花石乡茶棚村一名特派“村官”,来村里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村里基本上很少见到年轻人,多是老人和孩子在家。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但现实是多数人迫于生计而不得不背上行囊、远离家乡,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很少。随着县里持续养老服务民生实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人们走进了花石乡康养中心,在这里,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养老服务民生实事,让那些子女在外的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寂寞,给了老人们最长情的陪伴。
大山的清晨显得格外安静,几只黄鹂鸟在枝头上打破了空气中的宁静,此时花石乡康养中心院子里的老人们正在来回踱步,想来是吃完早饭正在消食,大厅里几个老人看着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欢声笑语不时从大厅里传来。这不是我走进康养中心的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我径直向熊爷爷的房间走去,房间里被子整整齐齐摆放在床中央,熊爷爷看见我后,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小田,今天又来看我们呢?我在这挺好的,每天吃的饭菜不重样,碗筷也不用自己洗,时不时还能检查下身体,我在这里过得很舒心,快叫我的侄子放宽心吧!”70多岁熊爷爷高兴地说道。自从康养中心建成以来,给乡里许多老人们提供了一个温暖大家庭,不仅让老人们有了暖心的吃食,还给了他们贴心的服务。
今年元旦时候,花石乡政府组织志愿者们带好食材,备好工具来到康养中心,为这里的老人们包饺子,让每个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都感受到政府的关心。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来的时候,老人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让这个冬天显得特别温暖。随后志愿者们推上了生日蛋糕为当月出生的老人集体庆生,“我以前年轻的时候就特别羡慕别人过生日,现在我也有蛋糕能分享了,这种感觉真挺好的。”王爷爷开心地说道。是啊,政府的好政策一年比一年多,民生实事一年比一年细致暖心,看着群众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身为基层工作的我也浑身充满了干劲,为自己正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而自豪。
花石乡康养服务中心占地近600平方米,配备了食堂、休闲区域和住所,在一开始成立时许多老人还怕孤单不敢住进来,通过以后的观察和多方打听,许多老人都立即与负责人联系想住进来。中午食堂铃声响起,各处的老人们纷纷找准位置坐下,工作人员纷纷将饭菜打好,四人一桌围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还乐呵呵地聊着天,“我在这儿的每一天都像在过年似的,以往在家总是吃了中饭忘了晚饭,将就着过着日子,这里的菜很合我的口味,我都长不少肉了。”王奶奶说道。
住在这里的多半都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或者空巢、独居的老人,以往他们在家衣食住行都凑合将就着,到了这里饮食方面都是为他们科学安排的健康饭菜,住的地方都有工作人员按时打扫,衣食无忧、康养中心负责人刘家申说到:“我们在营养搭配方面,正常是两素一荤配有米饭和粥,让他们吃好的同时,也不能少了营养。”在康养院中心一般是每月3000元,五保老人不收取费用,全由政府补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都是从年轻走向年老,康养中心是一个集居家养老、智慧养老于一体的服务中心,让全乡的五保老人、空巢独居老人都能拥有一个聚欢颜的地方,为老人打造一个自己舒心、让子女放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