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基层话民生

【基层话民生】“救急难”互助社 纾困救急“及时雨”

发表时间:2024-11-29 10:41    来源:南溪镇  点击数:  字号:[  ]

“谢谢你们啊!”随着“救急难”互助社的到来,南溪镇石寨村汪奶奶的眼睛里聚起了泪花,“我今年75岁了,活到这个年纪再想找点活干,挣点钱花是真的不容易了,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好,药钱是断不了的,这几年来一直靠着救急难互助社的补贴和政府的救助治病就医,非常感谢互助社,感谢大家的帮助,让我和老伴的晚年生活多了一点希望,我们一定会努力克服困难,积极生活。”南溪镇石寨村“救急难”互助社成立后,汪奶奶是石寨村首批帮扶群众之一,近年来,石寨村“救急难”互助社通过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让困难群体及时得到暖心的救助,更好地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应助尽助,把困难群众的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救急难互助社运作机制创建之初是为了确保遭遇紧急困难的村民能够得到及时援助,弘扬团结互助的精神,通过村民自愿捐款、社会爱心人士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紧急救助。石寨村救急难互助社成立至今,为超60个困难家庭提供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互助社的成立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将严格管理救助资金,确保每一笔救助金都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石寨村党支部书记汪承良如是说。

“为推动民生实事政策走深走实,我镇各村均采取救急难互助社模式,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形成困难群众实时动态监测网络,提供帮办代办,对发现可能符合政府救助条件但未获得相应救助的困难群众,在提供紧急救助的同时协助提出救助申请,切实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建立政府补助+集体经济支持+社会捐赠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其中政府定额补助1万元,村集体经济支持1万元,此外发动各村与本村成功人士、能人大户及其他爱心人士等建立联系,引导其践行社会价值,参与村级社会救助。通过多方筹集确保资金到位,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针对救助模式,我镇进一步简化救助程序,按照个人申请(或主动发现)、审核发放、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救助,基本推动救急难互助社良性运转格局形成。”南溪镇民政办主任张家林介绍到,“互助社的存在不仅为遇到困难的人家送去了希望,也进一步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南溪镇各村将继续秉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村民提供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