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山,是南溪镇丁埠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和妻子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母亲。以前,我常年在外地工地打零工,媳妇在家照顾老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一家人平平安安,倒也其乐融融。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差点把我们这个家压垮。
那是前年夏天,媳妇突然腹痛难忍,送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急性胰腺炎,必须马上手术。看着医院的缴费单,我的手直哆嗦。手术费、医药费,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家里的积蓄很快见底,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还是差一大截。正当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夜睡不着觉时,村干部毛主任带着镇里的干部找上了门。他们详细给我讲解了医疗救助等民生政策,帮我们准备材料、跑手续。没过多久,好消息传来,一大半的医疗费用都给报销了!这对我们家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们重新看到了希望,感谢国家的医保政策,让我们普通农民也能看得起以前让我们望而生畏的疾病,也让我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媳妇的病情逐渐稳定,但后续还需要长期调养,家里没了主要劳动力,日子还是紧巴巴的。就在这时,政府民生工程实施的促进重点人群就业行动,又给我们家带来了转机。村里新建的民宿刚刚落地开业,正好缺人手,在村委会的推荐下,妻子顺利在民宿找到了工作。每天打扫客房、帮忙招呼客人,一个月下来能挣好几千块钱,既能照顾家里,又有了稳定收入,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孩子读书的事,也让我特别感动。以前村里的小学条件差,教室光线昏暗,桌椅破旧,孩子们眼睛都快熬坏了。现在好了,政府实施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工程,给教室装上了符合标准的护眼灯,课桌椅也都换成了崭新的,还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儿子回家总跟我说:“爸,现在上课可清楚了,老师教的东西我都能听明白!”看着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打心底里感谢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前年,我们村成功申报上了全省首批精品示范村,村里启动了不少以工代赈项目,我二话不说就报名参加了。每天和乡亲们一起修路、铺石,虽然累点,但心里特别敞亮。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孩子的成长我都没能好好陪伴。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干活,早上出门前能给孩子做顿热乎饭,晚上收工还能辅导他写作业,老母亲身体不舒服时也能及时照顾。而且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心里别提多提气了!
如今,我们一家人再也不用四处奔波,在家门口就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村干部们的热心帮助。我打心眼里感激,也想告诉大伙,只要跟着党走,听党话,幸福真的就在“家门口”!往后的日子,我也会尽自己的一份力,把咱丁埠村建设得更美更好,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