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黄志香,今年63岁,肢体残疾,儿子常年在外,留下我和老伴王应怀留守在家。老伴身体康健时,一直从事着村级公益性岗位的保洁工作,做一些零工、散工,赚取微薄的工资以维持生计。去年他突然中风,造成了身体偏瘫,无法继续工作,家庭情况“一落千丈”。
村书记方临畏了解到家里的困难后,他第一时间到家里走访,并上报了镇政府。后续经办人员核实具体情况后,告知我收集好医疗票据等相关材料,并积极帮助我争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村书记和经办人员鼓励说:“你不要太难过,要相信党和政府,更要有信心,让他也积极配合进行康复治疗,我们回去抓紧按照程序办理低保,后期有了低保政策,他看病过程中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会提高,同时每月还有补贴。我们会持续关注你家后续情况,有困难找村里和政府,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你的。”不足月余,村民政专员通知我家可以享受低保了,每月低保金合计有540元。当我看着银行流水显示第一笔低保补贴金额到账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感谢党和政府,让我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这样好的民生政策,对未来生活重燃希望。30项民生实事真正做到了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实实在在暖人心。
为进一步掌握低保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等变化情况,落实好动态管理,切实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王氏祠村将低保动态复核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来抓,召开相关会议部署低保动态复核工作,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并就重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提出相关建议,要求严格遵循“应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全方位、多渠道掌握家庭细节,杜绝优亲厚友、“关系保、人情保”的问题,避免“错保、漏保”现象发生,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村内低保和特困供养户进行全面核查,筑牢民生的“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