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资讯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基层话民生

【基层话民生】下好抗旱“先手棋” 守护群众“生命线”

发表时间:2025-08-18 11:03    来源:槐树湾乡  点击数:  字号:[  ]

入夏以来,槐树湾乡未下几场雨,持续高温干旱,群众饮水、农田灌溉等难题也逐渐严重,为解决群众用水难题,槐树湾乡下好抗旱“先手棋”,提前精准谋划,阵仗不大但举措细致,有效缓解该乡旱情。

水源“细盘点”,心里有笔明白账

槐树湾村的村干部老夏正在丈量河道,他说道:“村东头的老井,水深还有8米,足够全村饮用两个月;南坡的蓄水池,目前储水达到七成,主要用于茶园灌溉……”每周,村干部都会徒步丈量河道、沟渠,一旦发现泉水减弱、水量明显减少,便立即组织人力清理渠道,保障水流顺畅,使其持续注入蓄水池。

用水“细调度”,按需分配不浪费

老夏还介绍,我们村总水量有限,为保障用水需求,供水公司科学调度水资源。这段时间,早上7点到9点,保证村民做饭用水;下午5点到7点集中供灌溉,避开中午高温水蒸发。这样的“分时供水”不是一刀切,而是各村根据实际调整。种水稻的村组,优先给灌溉渠留水;以饮用水为主的村组,就提醒大伙别用自来水浇菜园。乡水利站的同志还带着农技员串门,给种茶户支招,用滴灌比漫灌省一半水,这时候省着点,真旱起来才够用。

设施“细检修”,小毛病早处理

“这水管接口有点松,得换个新垫片。”村水管员老李带着工具包,挨家挨户查管道。乡里趁着水情平稳,把全乡的抽水泵、储水罐检修了一遍,给老井加了遮阳棚,怕太阳晒得水温太高、杂质沉淀。上周,板堰村就发现一处管道有渗漏,当天就挖开修补好了,“现在漏一滴水都心疼,早点修好,就等于多存了一桶水。”老李说。

宣传“细引导”,节水成习惯

村里微信群每天发一条“节水小贴士”:“洗菜水别倒,冲厕所正合适”“太阳能上水别太满,够用就行”。大喇叭里,村主任用土话念叨:“现在水够喝,但不能糟践——你看那山塘底的石头,再不下雨就快露出来了,省着点,心里踏实。”这话听着实在,村民们也跟着做,不少人家院里摆上了大水桶,下雨时接水,没雨时存水,日子过得精打细算。

如今的槐树湾乡,没见抗旱的紧张劲儿,却处处透着“有备无患”的稳当。就像村民说的:“干部们把心操在前面,咱用水不愁,干活也有劲儿。这日子,就得这么稳稳当当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