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是麻埠镇鲜花岭村的一名清洁工。每天天不亮就扛着扫帚出门,顶着日头扫街道、清垃圾,夏天最难受,但是今年夏天,茶香麻埠平台公司的工会驿站开了门,我这日子才算有了个“避风港”。
歇脚喝水有地方,干活更有劲儿了
咱清洁工干活不分天气,三伏天最熬人,现在只要瞅见驿站的红牌子,心里就踏实。以前自带的水壶不到半晌就喝光了,想找口凉水解渴都难。现在好了,驿站里的凉白开随时能喝,有时候还能蹭到志愿者熬的绿豆汤。有次我手机没电关机,家里人联系不上急得打村委电话,后来在驿站充上电才报了平安,这充电插座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候真能救急。
最让我感激的是应急药品。有一回我中暑头晕,驿站小伙子赶紧给我抹清凉油,冲了藿香正气水。驿站还常备着小药箱,创可贴、感冒药、风油精样样齐全,为我们想得很是周到。
遇见的人多了,心里头暖烘烘的
驿站不光服务我们环卫工,过路的大卡车司机、收废品的老头、工地的工人都爱来这儿歇脚。上个月碰见个外地来的货车师傅,满头大汗找不着加水的地方,我直接领他到驿站,在驿站歇歇,吹吹空调,灌瓶水再走,他说这比服务区还贴心。
每月还有志愿者来驿站免费理发,我和工友们轮流去,每月能省下10块钱理发钱。驿站还有一些小维修工具,自行车没气、电动车扎胎都可以进行维修。有一回下暴雨,驿站借出去的雨衣被十几个人轮着穿,第二天一件不少全还回来了,这些小事堆起来,让人觉得彼此都是自家人。
政策有人讲,难事有人帮
以前总觉得政策是文件上的字,离咱很远,自打有了这驿站,才明白啥叫“民生工程”。在工会驿站,我们不但可以休息,还有工作人员给我们宣讲《民法典》,让我们学到很多可以保护自己权益的法律知识。像这样的讲座还有很多,除了普法宣传,还会为我们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健康咨询以及免费健康检查等服务。
更没想到的是还能找说理的地方。前阵子村里老刘的儿子在工地摔伤,老板赖账,急得老刘直搓手。驿站小吴帮我们打了个电话,没过几天,司法所的人就跟着来了。现在我见人就说,这驿站不是摆样子的,是真把咱当亲人待。
一条毛巾、一杯水、一个充电插座,看着都是小事,可对咱风吹日晒的劳动者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依靠。现在我和工友们常念叨:“驿站就是咱老百姓的‘贴心窝’,政府把好事办到了咱心坎上。”希望这样的好政策能一直走下去,让更多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在街头巷尾都能找到“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