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XX,是一名需要长期服药的精神残疾病人。每个月买药的钱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得我们这个普通家庭喘不过气。看着乱糟糟的房间、冷冰冰的灶台,我常常觉得日子没了盼头。”方XX攥着刚到账的补助短信,声音又洪亮起来,“就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村里的残疾人专员敲开了我的门,告诉我政府有专门给困难精神残疾人的药费补助政策。”
通过层层核实申报,1000元补助金很快到账。“这钱对别人可能不算什么,对我们家却是救命的甘露。”方XX摩挲着手机屏幕上的到账通知,嘴角的笑意更深了,“现在吃药能省下不少开支,更让我感动的是,党和政府始终惦记着我们这些困难群体。”
在斑竹园镇,这样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近年来,该镇秉持“以人为本、残障至上、精细化服务”的理念,用“量体裁衣”的贴心服务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天。四角拐杖成了腿脚不便群体的“安全卫士”,拉伸器让残障人士离“完整生活”的梦想更近一步——这些根据个体需求精准配置的康复辅具,让每个残疾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第二双翅膀”。
“村部广场上、残疾人家中,总能看见医生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方XX回忆起那些温暖场景,嘴角不自觉上扬,“他们就像一束光,照进了原本糟乱的生活。”王氏祠村联合卫生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血压血糖检测、心肺听诊等基础检查,为每位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针对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等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康复计划:行动不便的,医生带着器械上门服务;需要护理指导的,志愿者手把手传授技巧;对政策不清楚的,工作人员逐条解读签约服务内容。
“下一步我们要把服务做得更扎实。”村卫生室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开展定期回访,根据康复效果动态调整方案,用“365天在线”的贴心服务,让民生实事的关怀与温暖真正触手可及。在这片充满爱的土地上,每个生命都能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