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真诚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财政事业和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统一部署,以“高站位、优方案、强服务”为原则,全面对标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技术标准和系统建设进度要求,全力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实现政府预算管理一体化、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预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一体化、预算数据管理一体化等五个“一体化”的管理目标。下面,我将介绍我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效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基本情况
2021年2月,我县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正式启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从试点运行到全面推广共分五个阶段有序推进一体化建设,逐步完善系统中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建设、预算编制、预算绩效、预算执行、会计核算、报表管理等11个预算管理模块。2022年1月1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上线运行,运行范围涵盖全县所有预算单位。目前,一体化系统运行平稳,在每月全省一体化建设工作考核中多次位居前列,系统建设成绩显著。
二、主要做法
1.高度重视,树立整体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将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作为推动财政改革的核心,坚持用系统思维综合预算编制、执行、核算、政府采购、工资统发、直达资金等全流程各业务环节,坚决摒弃个性化、特色化的思维,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项制度嵌入至一体化系统,确保业务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横向一体、数据贯通的财政业务集群。
2.严格对标,规范标准体系。按照“制度+技术”管理机制总体要求,从业务和技术两个维度严格对标,共同推进。在业务要素、项目分类、业务流程等方面,全方位对标财政部、省厅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推进预算管理业务和流程全面重构,确保财政部、省厅预算规范在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到位。在技术标准方面,做到数据运行规则、数据管理与财政部、省厅技术标准高度统一,在此基础上,为预算单位配置专用网络通道,对CA系统扩容及证书升级,全面保障系统软硬件及网络安全,优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整体运行环境。
3.制定方案,建设稳妥有序。针对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以及原有系统多、情况复杂的挑战,我县精准规划全局,制定了全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严格按照一体化建设时间节点,倒排任务、实行挂图作战,将重点任务逐一落实。建设初期,选择2家预算单位先行先试,梳理业务需求,加强技术服务;中期,预算单位模拟真实的操作场景,办理人员基础信息、项目库建设,接收上级转移支付指标等;后期,积极协调人行、代理商业银行参与联调联试,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资金实拨等支付业务,为全县推广探路积累经验。
4.多方互助,促进协调联动。责任落实上,逐级落实一把手主体责任,以问题清单为抓手,全面梳理排查各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统一建立问题清单,推动问题逐一整改销号。系统统筹上,将整个系统建设分为预算、执行、核算三大模块,分别由预算股、国库股、国库支付中心包保负责,对推进缓慢的单位实行日报告、周调度,邀请一体化建设工程师对系统配置、测试,充实技术服务力量,多方共同推进一体化系统建设,系统数据质量和内容得到大幅提升。
5.主动服务,保障有力到位。积极加强同省、市密切沟通,第一时间争取政策和技术支持,主动传达上级一体化建设文件和会议精神。针对业务流程、系统操作、运维体系等薄弱环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预算单位集中培训,及时解决业务和技术难题。安排县财政局业务股室和专业技术人员,走访核实预算单位工作进展,及时确认业务需求,确保符合规范要求。加强宣传引导,在县财政局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预算管理一体化政策、问题解答等栏目,宣传一体化理念和建设情况。
三、工作成效
1.县、乡财政全覆盖。全县58个县直部门、23个乡镇、2家代理银行全部实现一体化管理,县、乡财政与省、市上下贯通,财政、预算单位、人行、代理银行四家核心参与方主体职责更加清晰、沟通更加顺畅。
2.业务管理更加全面。进一步完善以项目库为源头的预算管理机制,夯实“先有项目,后有预算”的管理理念。业务衔接和技术对接顺畅执行,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报告等业务衔接贯通,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3.信息共享共用。整合了原有各个独立系统,单位会计核算、资产管理、账户资金等预算信息更加集中,打通了信息孤岛。县、乡财政预算数据实现自动汇总和自动追踪,为开展数据分析提供强有力基础支撑。
4.财政监管更加透明。财政支出向上追溯到预算指标,向下跟踪到资金去向,消除资金监管盲区,实现了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最末端全过程流向、来源清晰、账目可查,彻底解决了预算编制和执行“两张皮”现象。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拓展系统管理功能。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和安排,将预算指标管理、政府采购、政府预算、政府财务报告等财政管理业务,逐步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财政核心业务一网通办。
2.健全预算管理机制。按照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要求,借鉴省、市及其他县区预算管理先进经验,结合我县预算管理工作实际,修订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各环节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面规范预算编制、预算调整调剂、预算绩效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等操作规程,提高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有效性。
3.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优势,定期对财政收支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整改措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确保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4.强化预算执行约束。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财政核心业务监管审核,促进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依法依规使用资金,切实防范资金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