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制度体系,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基础工作
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省、市级文件要求,印发《金寨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金寨县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办公室设在县河长办,主要职责是协调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凝聚河湖保护治理管理的强大合力。同时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共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390名,安装河长公示牌358块,开展巡河8万余次。
全面建立县区、乡镇跨界河流联合巡河长效机制、农村水系及小微水体延伸机制,出台《金寨县河长制县级河长会议制度》、《金寨县河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8项制度。每年召开总河长会、河长述职评议会等专题工作会2次以上。截至目前,共签发总河长令5次,全县开展河湖长制培训20余次,组织社会青年、中小学生、志愿者等开展宣传及公众活动100余次。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河湖重点管理
我县河库众多,水域广、岸线长,面对河湖存在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突出问题,持续组织开展河湖长制落实排查整治行动,对全县河湖进行全覆盖排查,坚决将整治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以清理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压实河湖长责任,持续清理整治河湖突出问题,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将清理整治工作向山洪沟、农村小微水体延伸,向河湖倾倒垃圾、违规排放污水、非法采砂等突出问题延伸,纵深推进河湖重点管理,切实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一是开展“清河清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巩固提升等手段,重拳治理河湖乱象,解决违规违建、清四乱、非法盗采砂石等河湖问题2000余件,下发河长制交办单200余份,解决群众举报案件20起。二是充分运用河湖长+河湖警长、河湖长+河湖检察院等机制,下发检察建议书13份,有力推进重点问题整改;三是通过实施“一河一策”、河湖健康评价、划定河湖管理保护范围及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工作,进一步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
三、创新管护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整治整改的基础上,结合我县河湖管护实际,印发《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工作职责及经费,各乡镇按照通知要求分别建立了管护机制。对县级规模以上的河湖,由县水利局为责任单位,委托第三方(中航环卫)专业服务机构进行日常管护,其他乡村河湖可按属地管理原则由乡镇人民政府代为责任单位。县政府已制定金寨县河湖管护实施方案,明确河湖管护主体责任制度,结合乡村振兴,从已脱贫户中选聘1082名河道保洁员,具体负责河道的管护和保洁工作。县财政将河湖管护任务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年财政预算739.2万元,用于河湖管护工作。并建立完善了流域统筹协调和上下游、左右岸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河湖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建设幸福河湖,推动流域经济发展
金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努力建设幸福河湖。根据流域特点,将河湖治理与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相结合,提升人文底蕴,并依托良好水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共打造出五条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红绿”相映的幸福河流。其中,沙堰河幸福河湖作为山区小河流代表入围首批16个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建设名单,同时作为幸福河湖建设典型经验被淮委在全流域进行通报,供各地借鉴参考。
我县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结合山区中小河流特点,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及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山村猕猴桃、龙潭冲天麻、左山瓜片茶叶以及“山中宝”灵芝、邢湾黄金梨、沙堰的中药材贝母以及大别山油茶等产业相继形成规模,产业带动效应十分明显。通过实施农村河道沟塘整治、滨水景观打造与提升、小流域治理、完善旅游通道等工作,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以及产业发展,将幸福河湖建设成为集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民宿、河滨生态、红色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休闲区,成为当地居民休闲放松、锻炼身体的最佳选择,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休闲度假,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推动流域经济发展。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压实河长职责,持续健全责任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河湖长职责,健全完善河湖长制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发挥约谈警示作用,倒逼河湖长熟悉河情,精准施策,协调解决河湖管理存在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同时做好“河长吹哨,部门报道”工作,形成有机衔接,有效运转河湖长制上下联动机制。真正让河长的作用落实到实践中,将河湖长制工作顺利地推行好落实好。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严控水域岸线管理。健全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常态化推进“清四乱”,持续开展“四不两直”监督检查和暗访工作,严厉打击挤占河道、占用岸线、非法采砂等行为。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划定的河湖管理范围、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要求,加强水域岸线管控,严格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及审批程序,强化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坚决杜绝“未批先建、批建不一”的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进一步推进涉河项目管理有序规范,为建设幸福河湖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深化业务培训,加大河湖宣传力度。河湖长制工作涉及部门多,业务面广,要持续加强河长线上线下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让各级河长熟知自己应该“巡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积极做好河道的管理工作。同时要将河湖管控良好、成效显著的河湖长制工作作为宣传素材,向群众讲好河长的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把公众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积极回应群众所关切的河湖问题,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