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因此县规划中心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上,一是贯彻落实政策,注重规划引领。2022年中办、国办已经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为重点,着力构建三个机制:规划引领机制、风貌引导机制、农民参与机制。二是擘画规划蓝图,保障乡村发展。2021年至2023年我县规委会审议的建设项目规划方案,乡镇建设项目方案占比由40%提升至73%,投入到全县乡村的资金也在逐年提高。乡村发展进入快车道,通过各建设项目方案,规划落实各项约束性指标、守牢底线红线,坚持规划先行,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擦亮乡村底色,绘就振兴画卷。根据村庄的区位条件、风貌特色、经济发展等差异,编制《金寨县域村庄分类与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县域村庄类型,合理确定村庄发展定位,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通过建设规划方案指导南溪丁埠“夏清沧海桑田”民宿等诸多优秀项目落地经营,形成产业串联,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二、坚持规划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一)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依据《金寨县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要求,成立了金寨县村庄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村庄规划调度会议,建立设计单位、村两委、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村庄规划编制联络微信工作群,分享工作做法,调度工作进度。目前我县已完成122个行政村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第三批90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已完成多轮调研,拟于2023年12月初设计成果达到专家评审深度,确保到2023年底实现全县城镇开发边界外21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应编尽编,村庄规划编制进度处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二)改革审查流程,提高规划服务效率
县规划中心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审批流程及备案范围的通知》(金规委〔2023〕8号),明确规划方案“三审两会”制度,即:驻镇规划师预审、乡镇规委会初审、规划中心复审、专家评审会论证和县级规委会审议制度。2023年累计备案36个建设项目,共计评审和论证项目201个,累计审核批准规划建设项目方案51个。印发《金寨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金政〔2023〕36号),完善规划项目审议规则,2023年共组织12次县级规委会,审议114个规划议题。
结合金寨县乡镇规划实际创新性地提出“驻镇规划师”理念,制定了《金寨县驻镇规划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金规委办〔2023〕4号),明确了驻镇规划师参与乡镇规委会以及规划成果的初步审查工作等职责内容,派驻了12名驻镇规划师,实现我县县域驻镇规划师全覆盖,为我县的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充实了技术力量。
(三)注重调查研究,展示乡村新容新貌
依据县委开展全县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县规划中心紧密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于2023年5月6日—7日,牵头开展乡村景观风貌评估调研,以村镇景观风貌为调研主题,采用1+1+1(1个集镇、1个中心村、1个自然村)评估调研模式,深入23个集镇、46个村庄,根据108个观测点,形成69份调查表,坚持问题导向,多维度描绘全县乡村景观风貌现状,为乡村建设及风貌管控提供有力依据。
(四)强化规划管理理念,提升村镇风貌管控水平
为全面加强我县村镇规划与风貌管控工作,2021年至今召开了4次全县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印发了《金寨县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办法(试行)》《全县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工作会议纪要》《金寨县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包保责任制度》《金寨县村镇规划建设与风貌管控“十倡导十不得”》并将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纳入各乡镇年度专项考评,建立了乡镇规委会制度和村级规划建设协管员,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管理体系,县直相关单位包保乡镇关于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的工作,指导乡镇村镇规划和风貌管控工作的开展,督促乡镇村镇规划和风貌管控工作的实施,对于督查结果进行通报。同时根据金寨县“项目工作”擂台赛实施办法要求,2023年开展了三个季度村镇规划管理与风貌管控擂台赛。提升了规划管理水平和村镇建设品位,持续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和乡村整体风貌。
(五)完成试点任务,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局等11个部门颁布的“探索县域内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配置公共资源实施机制和路径”试点试验任务,结合金寨县实际印发了《金寨县探索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配置公共资源实施机制和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任务要求,县规划中心已组织对2个社区,2个重点乡镇,1个普通乡镇,5个行政村开展实地调研、踏勘,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及《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相关要求,提出合理配置相关公共资源设施的意见,并对公共资源配置局部试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论证,总结经验。
(六)聚焦能力培养,增强乡村规划管理意识
持续开展规划大讲堂、乡村流动讲堂,截至2023年11月,共牵头开展规划大讲堂(乡村流动讲堂)4次,驻镇规划师在包保乡镇开展乡村流动讲堂20期,宣讲普及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等,用真实的案例、鲜活的语言,让广大基层干部职工学习规划、重视规划、掌握规划,持续提升乡镇规划建设整体水平。
三、总结积累经验,努力做好未来工作
(一)落实村庄规划
进一步贯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重要论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村庄规划,有效引导乡村振兴、农民自建房等建设项目有序开展,为各乡镇规划管理人员实施村镇规划与风貌管控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建立负面清单
根据乡村风貌管控工作负面清单,严禁“一刀切”、大拆大建、大开大挖,严禁建设不符合实际需求的大广场、大公园、大门牌、大村级标识牌等破坏乡村自然风貌的行为,不允许超标准建设活动广场、过度人为打造景观小品、不计成本栽种观赏树、做假山、新增标识标牌等华而不实的工程;严禁无规划、无依据、无目的随意设置精神堡垒。
(三)做好宣传引导
按照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部署,加大专业知识学习和学术方面培训力度,持续开展规划大讲堂、“乡村流动讲堂”。通过典型案例报道、发放宣传画册、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开展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建筑的技术问题和困扰,全面提升乡村干部、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和规划参与度,努力营造乡村风貌管控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城乡规划建设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让我们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始终坚持规划服务人民,规划造福人民,为共同打造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