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为进一步促进专家资源共享,规范评标评审行为,保障评标评审更加公平公正,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认真落实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关于“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以下简称“双盲”评标)工作部署与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双盲”评标,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双盲”评标是指,统筹全省专家和工位资源,随机抽取专家、匹配工位,以实现评标评审前,项目实施主体不知专家在何地评标评审,专家和交易中心不知评何项目。
根据《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规范(试行)》要求,下列项目应当采用“双盲”远程异地评标评审:
(一)专家主观因素对评标结果影响较大的项目;
(二)物业、保洁、安保、绿化、电梯、空调暖通、智能化等项目;
(三)项目实施主体申请采用远程异地评标评审的项目。
自2024年8月推行“双盲”评标以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开展“双盲”评标180场次,其中发起主场项目(本地项目)39场、承接客场项目(外地项目)141场,“双盲”评标项目数量始终位居全市前列。通过“双盲”评标,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打人情分”“协商打分”等顽瘴痼疾,有效防范了“围猎”专家行为发生,有力推动评标评审更加公平公正,市场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服务保障举措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交易保障。县交易中心按照“双盲”评标场所工位设施标准,全面做好场所设施、网络环境、操作培训、隔夜评标评审、应急处置等保障措施。对交易场所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更新配置了监控摄像头、耳麦、拾音器、办公电脑等电子设备,建成5个标准化的独立评标工位(已纳入全省调度系统统一管理使用),配套建设了10个床位的专家隔夜评标休息室,配齐生活设施,完善日常生活功能,完全满足隔夜评标工作需要。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围绕省、市“双盲”评标工作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交易中心、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掌握操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库和专家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管理制度,全面增强评标专家履职能力,规范专家从业行为,着力提高评标评审工作质效。
三是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工作流程。立足新任务新要求,新修订了开评标区管理规定,积极推行代理机构退出评标室的创新举措,认真落实交易场所监管服务领导带班、轮流值班制度。专家到场后,值班人员通过AI人脸识别、多因素认证、智能门禁等多种方式核验专家身份,引导专家到达对应的“双盲”评标工位,实行物理隔离、封闭管理,确保专家独立评审,评标评审行为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对整个评标评审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监控,音视频刻录保存,实现评标评审全程留痕,可溯可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适量增加“双盲”评标工位。“双盲”评标得到了市场主体的拥护和支持,全面推行后,存在“双盲”评标工位匹配不足的问题,需要适当增加和开放独立评标工位数量,以更好满足“双盲”评标工作需要。
二是扎实推进智慧监管举措。在大力开展“双盲”评标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电子横向暗标评审+‘双盲’远程评标+打分监测”机制,进一步规范专家评标评审行为,着力打造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三是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秩序。持续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依托公共资源交易见证服务系统和智慧监管系统,认真排查“双盲”评标过程中的异常信息,及时发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畅通线索发现、研判、移送渠道,积极推进协同监管,形成整治合力,持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