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返回首页

学运“千万工程”经验 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发布地点: 县行政中心主楼8楼视频会议室

人: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11日

内容摘要: 自“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启动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累计申报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4个,建成中心村庄22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826个,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直播图片
发布会直播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县和美乡村建设的关注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累计申报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14个,建成中心村222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826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

县委、县政府将“千万工程”作为乡村振兴“一把手”工程,出台“千万工程”实施意见,制定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县领导联系精品示范村工作机制,实行“月调度、季观摩、年考评”。整合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文旅、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资源力量,实现政策、项目、资金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集中,切实提升工作合力。

二、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全域美”建设蓝图

围绕全市“两环三带””和美乡村发展格局,结合全县“一城”“一寨”“一村”“一镇”“一谷”五大片区布局和中国红岭公路、重点旅游景点,确定人口集中度高、产业基础好、未来可预期的22个村优先列入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备选名单,围绕精品示范村和重点路线,安排布点省级中心村和宜居自然村建设,以点带线,以线成面,加快形成“精品村带动中心村、辐射自然村,共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局面。遵循先规划后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原则,聘请上海交通大学规划设计院、安徽建筑大学设计院等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和精品示范村建设规划,确保规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

坚持产业筑基,激活“内生性”发展动力

做强特色农业立足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优势,持续壮大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等四大主导产业精品示范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创建和提升“金裕一号”“品六”“奇味香”“金寨白叶”等一批农产品品牌。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促进农文旅融合。以精品示范村和精品旅游线路为牵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养生、研学旅行等新业态。建成精品民宿13家,发展农家乐、民宿171家。

坚持环境先行,擦亮“高颜值”生态底色

狠抓人居环境整治“三清四拆”为突破口,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截至目前,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3.4%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74%采取“户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方式开展垃圾收集处理,垃圾处理率100%。其中14个精品示范村拆除旱厕337座,新改厕443改造公厕16座。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人居环境舒适度得到显著提升。开展路域环境整治,结合全域旅游,深入开展重点旅游线路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全县累计完成路域环境整治280公里,打造景观节点512.8万平方米改造节点景观433600平方米整治抛荒地159处、185绿化11万平方米路域环境焕然一新。

坚持塑形铸魂,提升“善治理”文明水平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化“一约四会”制度,推动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组建乡贤理事会,引导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创新网格化管理推行“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村民组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红色评议站20个,遴选红色评议员48名、志愿者165名,有效化解群众诉求800余次,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培育文明乡风常态化开展“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常态化举办“村晚”、“村BA”、农民文化节等文体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00余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坚持要素保障,筑牢“可持续”发展支撑

强化人才支撑推出“金凤还巢”服务升级行动,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51050人次,组织赴浙江等地“沉浸式跟学”。培育产业带头人、乡村工匠、高素质农民等乡村建设中坚力量。选派科技特派员321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选派247名干部驻村帮扶。强化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县财政加大保障力度,拓宽和美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优先支持“千万工程”资金需求,投入专项资金9.27亿元,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超3亿元参与精品民宿、研学基地等建设。强化用地保障自然资源部门单列乡村振兴用地指标,优先保障精品示范村建设需求,创新点状供地、混合用地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2年全县安排316.5亩建设和农业设施用地用于“千万工程”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在全域提升上再发力在产业融合上再深化在长效管护上再创新在要素保障上再强化深化“千万工程”引领作用,绘就金寨乡村全面振兴崭新画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