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省、全市,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开门红,开门稳。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5.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2.6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8.6亿元,增长4.9%。
经济运行提速升级。一是经济增长快于全市。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居全市各县区第3位,位次较去年同期前进1位,较2021年度前进4位。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8.8:37.8:53.4调整为7.3:40.9:51.8,二产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一产、三产占比分别降低1.5个、1.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7%,同比提高3.0个百分点。
产业发展平稳运行。一是农业生产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8.3%。二是工业生产增长较快。一季度,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居各行业之首。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高全市9.7个百分点,居全市各县区首位。三是服务业稳中有进。一季度,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3.9%,高全市7.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四大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长17.7%,高全市8.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5万平方米,增长6.2%,高全市3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
市场需求总体平稳。一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3%,高全市3.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66.6%,高全市16.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4.3%,高全市30.4个百分点,居全市第5位;民间投资增长36.6%,高全市11.0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房地产投资99965万元,增长4.7%,居全市第5位。二是消费市场基本稳定。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亿元,增长5.0%,居全市第7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0亿元,增长19.9%,高全市6.9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
发展后劲稳步增强。高新增加值增长32.7%,高全市2.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8.0%,居全市第3位;战新产值增长17.7%,居全市各县区第6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3.4%,高全市8.8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
发展质效稳中有升。一是财政金融稳定运行。一季度,全部财政收入9.1亿元,同比下降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增长18.0%,高全市2.5个百分点,居全市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亿元,增长21.2%,高全市11.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3月末,金融存款余额426亿元,增长5.6%;金融贷款余额378.9亿元,增长15.1%;存贷比89.0%。二是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5元,增长5.8%,居全市第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65元,增长9.0%,居全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