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
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金政秘〔2022〕116号
县人大常委会:
现将2021年财政决算和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2021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1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指导下,严格执行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依法加强财政收支监管,各项财政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全县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31亿元,占年初预算103.3%,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56亿元、非税收入完成4.75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税收返还1.08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30.37亿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07亿元、调入资金11.2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18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08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67.73亿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9.76亿元,完成预算126.1%,同比下降7.6%。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上解支出669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2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64.7亿元。收支相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转3.02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7.52亿元,完成预算177.3%。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4.01亿元、上年结余2.93亿元、调入资金425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0.23亿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75.12亿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63.34亿元,完成预算255.4%。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加调出资金3.31亿元、上解支出4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19亿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68.94亿元。收支相抵,全县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5.28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1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7.66亿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152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加调出资金7.34亿元,支出总计7.66亿元。收支相抵,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21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1.91亿元,完成预算107.19%。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6.65亿元、上年滚存结余13.15亿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41.71亿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19.65亿元,完成预算106.56%。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加上解支出7.59亿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27.25亿元。收支相抵,全县社会保险基金年终累计结余14.47亿元。
二、县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收入全部上划县财政,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为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09亿元,完成预算122.9%,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加补助乡镇支出8.09亿元、上解支出6695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2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65.12亿元。收支相抵,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转2.61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2021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实行县级统管,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即为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63.29亿元,完成预算205%,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加补助乡镇支出521万元、调出资金3.31亿元、上解支出4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19亿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总计68.94亿元。收支相抵,县本级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5.27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决算即为县本级决算。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总体情况。2021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34.82亿元,当年举借地方政府债务25.41亿元(一般债务5.18亿元、专项债务20.23亿元),当年偿还到期政府债务7.45亿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131.66亿元(一般债务47.34亿元、专项债务84.32亿元)。2021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11.7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还本支出4.26亿元、专项债券还本支出3.19亿元,一般债券利息支出1.81亿元,专项债券利息支出2.5亿元。
(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新增一般债券资金8895万元。分别用于南溪镇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旅游公路项目538万元;县交通局小泗路安全隐患整治项目930万元;县水利局中河水库项目965万元、天马灌区及泗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1137万元、牛山河和白水河流域治理工程4500万元、金榜等10个小型水库攻坚行动除险加固工程660万元、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工程165万元。
2.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7.04亿元。分别用于开发区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47亿元、智能制造创新孵化园标准化厂房项目3亿元;金寨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9500万元;县城管局自来水厂扩建及供水管网建设项目1.2亿元、城区防洪抗灾能力提升工程1亿元;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亿元;县行政审批局城市大脑建设项目7700万元;县住建局现代产业园六期棚改(二期)项目1.5亿万元、现代产业园六期棚改(三期)项目1.15亿元。上述项目资金已经全部支付完毕。
(三)政府债务风险情况。根据财政部债务风险预警规定,2021年,全县政府债务余额131.66亿元,综合财力112.94亿元,债务率116.58%,法定债务风险等级为绿色,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四、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支持经济发展。加强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制造业的支持,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取消、免征或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年减免税费5.1亿元,既减轻企业负担又涵养税源。拨付资金7.05亿元,兑现招商引资政策,对133家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贡献突出、项目建设进度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进行扶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植后备财源。综合运用担保、贴息、奖补等方式,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撬动金融贷款10.92亿元,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支持乡村振兴。统筹资金3.2亿元,实施“6969工程”,支持茶叶、蚕桑、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建立千亩以上农业产业基地25个。整合资金5.78亿元,用于重点监测户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等,延长农业产业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排资金0.2亿元,推进特色农业保险增品扩面,试点“2+3”、“防贫保”综合保险,当年理赔433万元,农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安排资金0.6亿元,大力支持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夯实农业增收基础。安排资金0.25亿元,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10个,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1.1亿元,实施乡村道路提升工程,提质改造、养护提升农村公路371.6公里。安排资金1.12亿元,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厕所革命”、污水处理等,净化农村卫生环境。全面落实国家涉农补贴政策,建立补贴对象动态调整机制,实行补贴资金直达受益对象,全年发放补贴项目65个,涉及资金7.6亿元,户均收入4750元,农民家庭收入稳步提高。
(三)支持改善民生。以推进33项民生工程为抓手,投入资金17.58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9.59亿元、市级资金0.38亿元、县级财政配套5.41亿元、单位及群众自筹2.2亿元),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安排资金0.94亿元,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落实各阶段教育公用经费和免学费政策;安排资金0.28亿元,对22067名困难家庭在校生进行资助;安排资金0.8亿元,对白塔畈实验学校、开顺幼儿园、金江实验学校(新城区中学)等30所学校进行改扩建;安排资金0.95亿元,支持职校产教融合中心建设等。二是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安排资金5.05亿元,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计生奖扶等政策,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健康;安排资金1.08亿元,免费开展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守护公共卫生安全;安排资金0.27亿元,落实全民健康体检、医卫人才建设、智慧医疗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织密卫生健康防护网等。三是强化特殊群体生活保障。安排资金1.5亿元,将29254名困难对象纳入低保范围;拨付资金0.71亿元,对6409名孤寡老人分别实行集中、分散供养;拨付资金0.6亿元,对5104名重点优抚对象、16000名重度残疾人、1250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或护理补贴;安排资金0.16亿元,对34所社区养老、社会养老、农村养老机构进行奖补,对5000名低收入老人、12000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四是促进创业就业。安排资金0.35亿元,对6.0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进行财政贴息;统筹资金0.05亿元,支持技能脱贫培训、企业新录人员岗前培训、新技工培养、退役士兵培训;安排资金0.09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接收高校毕业见习生181人;安排资金0.03亿元,对1家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745家稳岗就业企业进行补贴,激励引导企业支持创业就业。
(四)防范财政风险。足额落实偿债资金4.1亿元,保障政府债务还本付息需要;争取发行再融资债券7.45亿元,置换转贷到期债务,延展债务偿还期限,优化债务结构;加大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统筹力度,努力做大财政蛋糕,提高财政偿债能力;定期开展隐性债务排查和预测分析,做到债务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积极防范金融风险,通过股权转让、现金收回、以物抵债、依法核销、司法诉讼等方式,将县农商行不良贷款率由6.35%降到4.95%,同时调优管理架构,提高议事决策水平,降低地方金融机构管理风险;采取自然熔断方式,对3家合作社清收退股2.46亿元,将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2021年财政决算数据表明,全县财政收入稳步提高,重点支出保障有序,债务风险防控有力,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增收基础不牢,收入总量仍然较小,财政自我保障能力较弱;教育、社保、医疗及支持发展等刚性支出增长较快,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增大;预算部门绩效意识和节约意识不强,预算绩效结果应用不到位等。对此,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2022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市财政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努力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大规模退税减税、房地产市场下滑、常态化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影响,坚持稳中求进,主动作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0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58.12%,同比增收1.57亿元,增长16.4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5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53.05%,下降3.55%;非税收入完成3.4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73.43%,增长112.93%。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3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60.89%,增长6.4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上半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8.4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26.6%,同比下降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8.2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27.5%,同比下降0.8%。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2.7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77.3%,同比增长38.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7.6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32.2%,同比增长4.6%。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半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5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125.87%。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6.67%。
(四)社保基金预算。上半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3.55亿元,完成预算57.29%。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9.67亿元,完成预算46.45%。
二、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2022年,乡镇财政收入全部上划县财政,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即为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34亿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5.33亿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0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60.4%,增长4.2%。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部实行县级财政管理,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即为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22.74亿元,减去补助乡镇支出543万元,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22.69亿元,完成年初预算77.1%,同比增长38.1%。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县预算执行情况即为县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三、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一)债务总体情况。上半年,全县举借政府债务16.07亿元(一般债务3.55亿元、专项债务12.52亿元),偿还到期债务5.28亿元,政府债务余额142.45亿元(一般债务48.32亿元、专项债务94.13亿元)。
(二)新增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全县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2.04亿元,分别用于10个项目:县人民医院感染病区及附属配套工程0.73亿元、城区防洪抗灾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1亿元、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0.88亿元、城市大脑建设项目1亿元、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97亿元、金寨智能制造创新孵化园标准化厂房1.5亿元、史河(金寨段)防洪提升工程项目1亿元、全域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项目0.4亿元、金寨现代产业园区棚改六期(二期)1.4亿元、现代产业园区棚改六期(三期)1.15亿元。上半年,上述项目支出总体进度59.73%。
四、主要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一)综合施策稳定市场主体。实施“减、补、撬”等组合式财税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着力支持稳定市场主体。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普惠性及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坚持应减尽减、应缓尽缓,应退尽退,极大地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境,有效抵冲疫情防控不良影响。上半年,延续实施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减收3.41亿元(预计全年减收约5亿元,其中县级减收2.7亿元);实施更大力度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减收5.71亿元(预计全年减收约8亿元,其中县级收入减少1.2亿元)。全面落实疫情期间国有房屋租金免租政策,对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或产权为行政事业单位房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免收租金1267万元,惠及566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安排支持企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2.2亿元,着力支持企业物流补贴、出口奖励、生产奖励、技术创新等,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上半年,对36家规上企业和9家物流公司,支付物流补贴1040万元。安排贴息资金2000万元,对小微企业和自主创业给予贷款贴息,上半年,累计发放担保贷款贴息资金79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创业融资成本。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对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平均担保费率不超过1%的小微企业、“三农”担保和创业担保业务给予适当保费补贴。制定出台《金寨县支持企业上市(挂牌)十条财政奖补政策》(金政〔2022〕9号),从企业上市奖补、挂牌奖补、新增税收奖励、直接债券融资奖励、直接股权投资奖励等多方面给予财政政策支持。紧扣市场主体纾困恢复的迫切需要,用足用好各级各项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对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不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上半年,全县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首贷6.46亿元、信用贷款13.48亿元、无还本续贷9亿元。推动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持续扩大新型政银担业务范围和规模,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应保尽保,对存量在保企业应续尽续,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上半年,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累计办理新型政银担业务7.63亿元,续贷过桥业务2.1亿元。
(二)加大投入助力乡村振兴。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持续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县本级预算安排乡村振兴资金1.35亿元,统筹财政存量资金0.15亿元,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5.35亿元,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落实,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投入资金2470万元,实施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投入资金2000万元,支持美好乡村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争取资金5000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项目;落实资金600万元,支持沙河乡、流波䃥镇创建红色美丽乡村;统筹资金6000万元,支持200个自然村庄环境整治;统筹资金3.22亿元,支持农业提质增效暨“6969”工程;统筹资金4.2亿元,支持茶叶、中药材、蚕桑等主导特色产业链式发展;申报并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5000万元,支持环梅山湖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争取资金1000万元,支持铁冲乡创建产业强镇;争取资金1359.9万元,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等。严格落实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投入政策,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农业农村工作。积极推广安徽惠农惠民补贴“一卡通”应用,向12.36万农户,发放惠农补贴20类49项,补贴资金2.35亿元。
(三)持续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将保障基本民生作为政府首要任务,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确保教育、医疗、低保、养老、就业、助残等民生项目保障水平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上半年,全县财政民生支出达29.5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3.7%。围绕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共投入资金10.77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2.81亿元),全力推进20项民生工程。支持推进“两癌”免费筛查、课后服务、就业促进、法律援助、新徽菜新名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快乐健身、便民停车、放心家政、文明菜市、老有所学等暖民心行动。
(四)提质增效深化国资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成立安徽金寨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按照“1+N”架构体系,将全县38家国有企业全部纳入集团统一管理运营,初步形成以县城投公司为主体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板块、以县产投公司为主体的工业、农业、旅游投资板块和以利达担保公司为主体的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板块的县级国有企业战略布局。编制全县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规范企业内部决策和运行机制,加强资产整合和战略性重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大县属国有企业。制定《金寨县县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县属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员工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制度。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县直涉企部门开展企业改制破产“回头看”,对改革遗留问题逐项“盘点销号”。
(五)坚守底线防范财政风险。将“三保”支出足额纳入预算,加强“三保”支出动态监控,牢牢守住“三保”底线。加强债务风险源头管理,适度放缓债券发行节奏,控制债务增量,今年申请发行新增专项债券较上年减少5亿元;积极培植财源,做大财政蛋糕,强化资金统筹,努力提高财政偿债能力;优先安排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切实防范债务违约风险;定期开展债务风险分析预测,落实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实施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全面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建立金融风险全方位防控体系,压实金融企业监管责任,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等问题,加强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控;常态化开展反电诈宣传,举办“6.15防范非法集资日”活动,开展融资担保机构现场检查和伪金交所专项排查。
下一步,全县财政工作重点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财政政策和资金落地见效,促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确保收支目标实现。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强化财税形势研判和重点税源监测分析,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努力完成人代会确定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有序安排预算支出,法定投入、“三保”支出、重点项目支出应保尽保,一般行政性支出能压则压,“三公”经费能减则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能缓则缓,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年度财政收支平衡。
二是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加大农业支出、教育支出、民生支出、专项债券资金、直达资金等财政重点支出调度,确保财政资金及时见效。加大资金统筹使用和存量资金清理盘活力度,防止资金撒胡椒面,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所需资金纳入“三保”范围予以保障,确保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落实好教育、养老、医疗、优抚等提标补助政策,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四是加强财政运行监测。加强资金调度和库款监测,确保“三保”不出问题,确保重点支出及时兑现。加强债务风险监测,多渠道筹集资金,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开展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切实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反电诈宣传,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优化金融营商环境。
五是严格财经纪律执行。坚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推动建设节约型机关,打造廉洁高效政府。深入开展财政、审计监督检查,深挖违规违纪线索,加大财政违法查处力度,严肃财经纪律执行,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