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寨县行政审批局委托,安徽省安策智库咨询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金寨县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情况的第三方评估。从评估情况来看,自2017年改革至今,金寨县锐意进取、先行先试,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行政许可权集中到行政审批局统一行使,在多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行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有力破除了体制机制性障碍,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为我省其他县(区)域开展相关改革工作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样板间”。
改革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一是高位推动,审批改革走深走实。金寨县主动探索,组建由县委书记、县长任领导的高规格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凝聚共识、聚力攻坚,坚定不移推动了事项“应划尽划”、人员“硬调人、调硬人”等改革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审批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高效落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建立健全受理标准、审批标准、服务标准,推行红色代办、“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等审批与服务模式创新,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多措并举,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快。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审批、违法失信名单、“红黑名单”、随机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制度建设,重审批、轻监管等现象大幅改善;推动机构(审批股室)和人员精简,政府部门效能不断提升。四是体制突破,廉洁审批进一步提升。审批权、监督权相分离,有效杜绝职能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现象;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和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机制,将办事人员与审批人员进行“物理隔离”,确保了行政审批便民、高效、廉洁。
但评估中发现改革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顶层统筹力度有待强化。省、市均未设立“职责同构”的上级主管部门,上下关系不匹配,且对金寨县改革试点工作重视度不够,缺少调研、统筹规划和系统工作指导,县级层面主要通过自行摸索推动改革工作。二是事项划转力度亟需加大。主要划转商事登记、工程建设、社会事务等领域高频、易办理事项,少数“一件事”办理仍需多部门跑路,事项划转工作尚未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三是改革认可度尚需提高。在实践中,行政审批局未获得部分国家部委层面、少数县级主管部门层面全面认可,加盖行政审批局审批的证照在跨区域使用时一定程度上受阻。四是数据共享应用亟待提速。业务办理存在“多套系统、多个流程、多次录入”问题,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仍然存在;审管信息互通平台使用规范性有待加强,少数监管部门未有效处理推送的审批信息或及时推送监管结果信息,造成后续监管“盲区”“真空”和个别审批错误现象。五是改革宣传推广仍需加强。在省、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较少,少数县级工作人员对改革政策、改革必要性和现实性等知之甚少,市场主体对改革知晓率不够高。
为持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大力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建议更高层面推行改革,提升审批效率,解决下级政府在改革实践中面临的纵向沟通不畅等问题,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主动开展与省市层面直联互动,推动改革落实落细。
二是持续推动事项动态调整。优化调整首批划转事项、建立健全事项划转机制,按照“小步慢走,完善一项集中一项”原则,梳理并最大限度集中县直各单位办事材料明确、要件清单明确等特点的事项,以及相关证件补发等政务服务事项。
三是强化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推动平台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信息可流通、可认证、可使用;完善信息互通机制,规范信息共享内容、渠道、流程、时限等内容;推动掌上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预约办事、排队叫号、网上审批、结果通知等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四是加大改革宣传推广力度。强化宣传引导,推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观念转变、市场主体与群众对改革知晓度和参与度提高;大力推广改革试点中的新做法、新经验、新典型,推动形成县域内比学赶超和省内各地复制推广的良好局面。
五是全面夯实改革基础保障。强化人才支撑,健全培训体系、审批人员晋升通道、“全能岗”或“独立审批师”制度;优化制度建设,持续完善机关工作、廉政建设、股室目标责任制等制度;完善监督保障,加大日常巡查、案卷抽查等内部监督,持续推行“好差评”、政务服务体验官等外部监督。
六是稳步推进改革纵深发展。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审批事项取消、改备案等“减法”工作,及超前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加法”工作;持续深化审批流程再造、“一件事一次办”、“一业一证一码”、“一网通办”等改革,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通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