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概况
2024年7月份金寨县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传染病病例443例,较上月(757例)下降41.18%。
二、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对策建议
(一)特别关注事件
无。
(二)重点关注事件
1.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食品及原料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易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另外,随着雨水增多,各种毒蘑菇、有毒植物生长茂盛,易误食引起食源性疾病。
健康提示:
(1)选取食材:选用新鲜的食材,清洗之后及时加工,尽量做到即买即做、即做即食,保持新鲜。同时尽量不采、不买、不食野生蘑菇。
(2)食物加工:一定要做到“烧熟煮透”,确保食物内部的温度达到70℃以上,同时做好“生熟分开”,避免“生”食上可能携带的细菌污染到“熟”食上。此外,生熟食所用的案板、刀具、器皿也应当分开或及时清洁后再使用。
(3)食物储存:没有用完的食材或者剩饭剩菜最好及时放到冰箱里冷藏或冷冻,放的时候保证生熟分开,食品与食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避免出现交叉污染。
(4)保持清洁:不仅要做好“餐前便后要洗手”,在做饭之前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洗手;厨房用具要保持清洁,碗筷、筷子盒、刀、案板、抹布的卫生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它们成为污染源;定时清理垃圾,定期清洁餐厅、厨房,以减少蚊虫及蟑螂等的孳生。
2.做好防暑降温,谨防中暑发生
|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中暑根据病情不同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如果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尤其是热射病,死亡率较高。
健康提示:
(1)保持室内环境凉爽。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开窗通风,使用降温设备、除湿或加湿设备等保持室内适宜的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太阳直射,关闭朝阳的窗户或使用遮阳帘、窗帘等遮挡阳光直射。
(2)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减少外出,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注意防晒,外出时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在阴凉处活动,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
(3)关注身体健康。根据自身需求准备适量防暑降温药品,妥善储存;关注不适症状,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应尽快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解开衣扣,并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或呼叫救护车。
(4)预防职业性中暑。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减轻劳动强度,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定时休息,采取轮班制度等。
3.注意防范暴雨洪涝灾害
夏季雨量充沛,易出现暴雨引发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民众出行和生活造成困难,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的流行。发生暴雨洪涝后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和个人卫生,做好健康防护,预防意外伤害。
健康提示:
(1)出行前提前了解气象和路况信息,恶劣天气应避免出行,若要雨天出行,应及时查询道路情况,合理规划路线,备好安全措施,注意交通安全,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
(2)暴雨来袭时,应选择地势高、牢固的建筑物进行躲避;下雨天行走时要注意井盖,发现水面有漩涡、突泉时应绕道而行,同时注意车辆行驶安全,控制车速、谨慎变道。
(3)遭受暴雨灾害后,要注意:①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井水、山塘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饮用井水、河水等临时水源时,一定要消毒后才取用。②食品卫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生吃水产品;生吃瓜果蔬菜时要用洁净水洗干净,少吃或不吃凉拌食品。③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污水,不要在污水中洗衣、游泳等,避免光脚踩水;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4. 提高防范意识,警惕疟疾输入
|
近期,我省有人从非洲回国后得了疟疾,其中部分病例病情严重,危及生命。寒战、发热、出汗,是疟疾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呈间歇性发作。部分疟疾患者除了这些典型的症状外,可能还会出现心慌、腹痛、腹泻等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感冒、胃肠道不适等。如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未得到及时的治疗,能会发展成重症疟疾,甚至导致死亡。
健康提示:
(1)往返于非洲、东南亚等地的人员,一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2)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旅居史,以便医生快速准确诊断疾病。如确诊为疟疾,应按医嘱全程、足量使用抗疟药。
(3)疟疾是可防可治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缩短病程,避免死亡。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5.注意暑期安全,避免溺水发生
假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期,暑假期间,儿童青少年外出玩水、游泳等活动频繁,家长应加强监管,特别注意防范溺水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健康提示:
(1)重视未成年人监护。家长应教导孩子不要去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泳池或自然水体周边;儿童必须由成年人看护,不得交由未成年人看管。
(2)注意培养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的行为习惯,学习自救技能。家长应做好监护,避免未成年儿童独自外出。
(3)儿童未成年人游泳应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要由有救护能力的成人带领或有组织的进行,不要单独下水。如遇到同伴溺水,孩子千万不要自己强行救援,应大声呼救请周围的人帮忙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