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佶委员:
您提出的《发挥能人效应,推动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不动摇,成立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二是强化协调联动。建立组织部门牵头,人社、农业、教育、卫健、科商等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机制。实行人才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式管理,实施编制周转池改革、专家智库建设、金农育才“123”计划等16个人才工作创新项目,压实成员单位职责,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完善制度体系。贯彻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县四个班子领导、各单位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2名专家人才,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联系走访,解决人才突出问题。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制定单项考评办法,综合各单位职责分工实施分类考评,用考核“指挥棒”推动人才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二、加大引才力度,注入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自2017年起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累计引进土木、规划、经济、法律等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5名,目前在岗200名。为引进人才提供每月1500元生活补贴、最高12万元购房补贴、免费公租房等人才待遇。二是大力引进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招募等多种方式补充人才,为我县人才队伍注入活力。近三年我县招录公务员323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07人,招募三支一扶57人,招聘特岗教师356人,新任教师35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269人。三是大力引进“政录企用”人才。会同编办、人社、科商等部门,统筹县内事业编制,用于“政录企用”引才,招录省内外高校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到雅迪机车、春兴精工、同科生物等19家县内重点企业工作。共引进理工类高校毕业生21人。四是大力引进科技人才。组建了绿色食品、茶叶、中药材、蚕桑、果蔬五个博士科技特派团,深入全县各乡镇开展技术服务54次,服务对接企业和村33余个,推广新品种6个、新技术12项,组建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家。加大科技特派员帮扶工作力度,推进全县218个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助推产业发展。五是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柔性引进高端人才,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每年引进15-20名高校专家到我县企事业单位挂职。
三、强化人才培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加大农业产业带头人培育力度。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实施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程,认定乡村产业带头人1497名,其中乡镇级128名、村级1369名,实现村级全覆盖。围绕蚕桑、蔬菜、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开展农村产业带头人“师带徒”培训,累计培训1086人次。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县级新农人协会,首批61名会员均来自产业发展带头人队伍,将产业发展带头人作为引领乡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二是加大培育乡村工匠人才培育力度。建设乡村工匠后备人才库,支持鼓励返乡青年、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学生、乡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参加乡村工匠技能培训。对全县现有46名乡村工匠进行建档跟踪管理服务,充分挖掘各类工匠人才,列入乡村工匠后备人才库,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加大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力度。加大电子商务(直播电商)培训力度,培育农村电商人才。全年完成电商技能培训1664人次,新培育电商主体262户,重点培训村级电商服务网点经营者、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在全市直播大赛中连续三年冠军获得奖项。通过培训提升和引导孵化,有效支撑我县电商创业、富业,助推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四是加大乡村治理人才培育力度。创新实施“特派村官”制度,为全县各村公开选配1名“90后”大学生“特派村官”,推动青年人才,在基层这个大舞台历练成长,成为老区乡村振兴队伍中的重要有生力量。目前,全县有22名乡村振兴“特派村官”经组织培养,成长为村党组织或村委会主要负责人。
四、搭建平台载体,凝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实施“金凤还巢”工程。搭建“金凤还巢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全县人力资源数据库,整合劳动力资源信息41万条,其中县外就业创业17.19万人。运用智慧就业平台和人力资源大数据库,帮助招聘企业和求职人才精准匹配,促进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企业384家,上传简历1034人,吸引6000余人返乡就业创业。二是实施“金鹰联动”工程。以组建在外创业者协会为载体,搭建在外人才沟通交流平台。通过组织返乡考察等活动,推动金寨与先进发达地区深度合作,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2023年以来新组建北京、无锡、镇江等在外创业者协会7个,成功举办首届金寨县在外创业者协会论坛。三是开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动。贯彻落实省委“人才安徽行”决策部署,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和“人才金寨行”双向对接活动,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院等11所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人才政策宣传、项目对接等活动,与6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达成就业意向80多个。邀请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领导来县开展考察调研和项目对接,组织实施“人才安徽行·金寨学子看家乡”等专题活动,吸引青年学子返乡就业创业。
五、创优服务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浓厚氛围
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出台《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来县就业创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激励保障力度的若干措施》,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截至目前,兑现各项人才补贴165人,945.37万元,其中购房补贴941.4万元。二是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积极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桥梁作用,运用市场化手段为企业引才。现有21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人力资源产业园,累计为企业招工引才3000多人次。在政务中心设立金凤还巢综合服务窗口,开通专线电话,为返乡就业创业人员及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精细化服务,实行人才服务“一口进、一并办、一网通”,实现人才服务即时办。截至目前,服务县内用人主体100多家次、10000多人次。三是选树人才先进典型。组织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创业者”评选活动,表彰各领域人才中的先进典型代表,掀起“推荐身边榜样、学习榜样事迹、践行榜样精神”的热潮,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人才引育、健全人才平台、完善保障体系,推动更多在外能人返乡留乡,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
办复类别: A类
联系单位:中共金寨县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0564-735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