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寨县紧紧围绕“工业强县”主战略,以企业为服务主体,突出科技孵化,聚焦要素供给,破解成长烦恼,增强内生动力,以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育企业“小树变大树”。健全优质企业培育机制,重点挖掘专业性、独特性强以及在细分领域领先程度高的企业,在基础研发、成果转化、产品配套、技改升级、场景应用、资金需求、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对标新型产业、未来产业、先进制造,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独特作用,挖掘细分领域“特长生”“尖子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162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104家,规上企业达219家,亿元企业达4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5G工厂均实现“零”的突破。金寨国轩、雅迪电动车等一大批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将“小配件”干成“大事业”,“日用品”做成“大品牌”,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持续攀升。
建链群“独木变森林”。坚持“龙头带动、集群发展”产业发展战略。落实“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拉长链条、打造品牌”发展理念,以安徽雅迪为中心,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链式招商,组织招商专班,邀请车架、喷涂、轮毂、鞍座、电机等多家企业来县考察,快速促成中昊精工、大未来机车等30余家企业成功落户,基本建成了本土的电车供应链体系。金寨县新能源动力机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120亿元,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标志着我县产业特色化、集群式发展取得新突破。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发挥集群配套优势,成功招引年产50万辆的鸿喜达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入驻金寨。目前依托光伏储能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链和依托灵芝及中药材产业打造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已然成势。“链”上发力、以“链”集群,相互依存、生生不息的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促盘活“老树发新枝”。坚持“一盘棋”思想,以“盘活+技改”为抓手,以“盘活存量、招优增量、提高质量”为目标,加强部门联动,依法依规开展“僵尸企业”和闲置土地盘活工作,将低效土地、闲置厂房等“负资产”转化为招商条件,实施“零增地”招商,引进国轩、赛拉弗、东旭集团等龙头企业,盘活力信电池、协鑫科技、大别山生物科技等“僵尸企业”,把昔日“负资产”转换为工业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盘活闲置土地2000余亩,招引优质项目30多个。同时对发展缓慢、利润薄弱的传统产业实施“零增地”技改,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生产线,实施数字化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总投资58.5亿元的13个项目入选工信部首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项目清单。形成优质资源匹配优质项目,“低效地”成为“高产田”,“沉睡”的土地“活”起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快速提升。
下一步,金寨县将坚持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定盘星”和“压舱石”地位不动摇,在转型和升级上挖潜力,在建链和集群上求突破,在“存量”和“增量”上做文章,推进工业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全面锻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