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强化资金支持、推行免申即享、加强资金监管等举措,全力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精准赋能”,政策支持有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政策导向作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资金5000万元,瞄准新能源、电子信息、中医药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落实资金投入和政策激励,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推动“政银企”精准对接,设立政策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金3000万元,持续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发挥金融服务工作专班作用,加力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机制,采取“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方式,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灵活运用订单贷、专精特新贷、工业领域技术改造专项再贷款、农时贷等,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聚焦“效能提升”,免申即享有温度。简化办事流程,依托财政信息化系统,多渠道宣传财政政策,持续推动“免申即享”实施步伐,通过“皖企通”、涉企项目资金管理平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融合,建立“政策清单”动态更新机制,将符合要求的政策及时纳入“免申即享”覆盖范围,实现惠企政策从项目申报、审核比对、资金兑付“一网通办”,资金“一键直达”企业。2024年以来通过“免申即享”兑现12个部门76项政策,各类奖补资金9570万元,惠及企业941家。
聚焦“阳光透明”,资金监管有精度。严格按照各类涉企资金管理办法,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全过程资金监管机制,围绕提升涉企资金使用效能,不定期开展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检查,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聚焦涉企资金的政策靶向、扶持实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2024年对“支持电商发展资金”等项目开展重点绩效管理,为科学、精准安排资金奠定基础。持续推进涉企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公开,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