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秘〔2024〕171号
县人大常委会:
现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
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县政府共收到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9件(其中议案1件),其中,涉及发展改革和工建交方面18件,占总数的36.7%;科教文卫旅方面14件,占28.6%;农林水牧方面10件,占20.4%;社会治理方面7件,占14.3%。县政府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分别交相关部门、乡镇承办。截至目前,所有议案建议全部办理完毕,答复率100%。49件议案建议中,所提问题已经落实办理或正在组织实施的29件(A类),占总数的59.2%;列入计划近期实施的13件(B类),占26.5%;因资金或政策等因素暂不能实施的7件(C类),占14.3%。
(一)议案办理落实情况。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将代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小区综合治理工作的议案》作为议案办理,县政府高度重视,集聚各类要素保障办理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城市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成立小区综合治理专班。坚持高位统筹推动,成立县城市小区综合管理领导组,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成立物业提升工作专班,参照常设机构管理,集中解决物业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推进油烟噪声专项治理。通过分组推进、逐户验收等措施,全面完成了170户餐饮用户整治任务。开展小区占用消防通道集中整治。安装违停“电子告知单”吸盘,现场劝离违停车辆,对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等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开展高层住宅小区瓶装液化气专项整治。对3834户高层建筑使用瓶装液化气开展集中整治,整改高层住宅用户3307户。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对城区78个住宅小区、14处高层建筑电动自行车进行摸底排查,共摸排电动自行车48638辆,充电端口13293个,电动自行车停车位13800个。二是做好物业小区常态化管理,持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对小区内飞线充电、楼道乱堆杂物、乱搭乱建、乱养乱种、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进行整治。完成71个小区党支部建设,形成“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联管机制。完善住宅小区物业考评机制,综合评比出全县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红黑榜”。积极组织开展物业党建、消防安全、法律宣传、矛盾调解等方面培训,提高物业公司综合素质。三是聚焦群众期盼,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对书记信箱、市长热线、人民网留言等渠道反映的群众诉求,一般问题“当日接、当日办、当日回”;较为复杂的,5个工作日内进行办理回复;对群众不合理诉求或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政策解释说明。在小区设立“业主公开接待日”活动。做好老旧小区“停车难”调研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房屋漏水、外墙脱落问题。投资203万,对惠民家园、思源雅苑、金园学府等9个小区外立面脱落、渗水等进行整治维修。四是简化物业维修基金的使用程序,启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为保障房屋维修资金在紧急情况下能正常使用,出台了《金寨县住宅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紧急启用暂行规定》,进一步简化物业维修基金的使用程序。五是突出重点,强化小区防汛工作。进一步完善金鑫国际等11个低洼小区的“一区一方案”,细化相关责任及应急预案,在城区98个小区和商业楼宇安装防汛责任公示牌;重点加强金鑫国际、金竹苑等易涝小区防汛工作部署,提前准备好防汛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资,确保紧急情况下能闻汛而动,在关键时刻及时转移群众。
(二)A类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对于条件具备,可以立即着手实施的建议,县政府要求各承办单位以高效率、高质量办理,确保尽快见到效果。例如:
1.关于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建议办理落实情况。一是加大对金寨外销茶精加工企业的扶持,做大做强茶产业。近年来,我县每年整合财政1亿元以上资金用于茶产业发展,主要用于茶园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夏秋茶生产及销售、品牌宣传及营销等茶产业链式发展项目。全县夏秋茶初制厂从2019年的18家增长到89家,夏秋茶精制厂从2019年的1家增长到5家。2023年共生产金寨黄大茶、金寨篮茶、炒青绿茶等夏秋茶8000余吨,夏秋茶产量比2022年增长约11%,夏秋茶主产乡镇鲜叶亩产量增加约70公斤,亩产值增加近300元;同时,积极促进茶叶外销,2023年外销茶4800吨,总价值9600万元,较2022年增长10%。二是开展茶叶加工厂升级改造和SC认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夏秋茶质量。我县大力开展茶叶初制厂升级改造和SC认证,倡导使用电、液化气、颗粒燃料等清洁能源。几年来,全县新建800平方米以上茶叶加工厂5个,改造600平方米以上茶叶加工厂21个,其中改扩建夏秋茶初制厂12个,所有新建和改造茶叶加工厂都进行SC认证和使用电、液化气、颗粒燃料等清洁能源,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清洁化、自动化程度。三是加强以“六安瓜片”为核心的品牌宣传,扩大金寨茶叶的影响力。加大良种繁育和技艺传承。选育的“金裕1号”茶树品种获得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已在麻埠镇桂花村新建“金裕1号”茶树亩穗园15亩、扦插园5亩。同时,注重开展“六安瓜片”手工炒制技艺“师带徒”培训、炒制大赛等活动,促进技艺传承。高度重视六安瓜片的品牌宣传推介,先后整合资金近1500万元,支持农产品品牌宣传。四是做深做实“两个替代”工程,让金寨茶叶成为真正放心品牌。截至2023年,已累计投入资金1.31亿元。今年,已安排项目资金1750万元,通过奖补方式激励全县广大种植户和经营主体施用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商品生物有机肥、饼肥)3万吨以上。目前全县绿色农资示范店63家,均严格落实“两个替代”要求。
2.关于做好全域旅游区域规划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的建议办理情况。一是已编制《金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金寨县金刚台旅游区总体规划》《金寨县梅山旅游区总体规划》《金寨县天堂寨旅游区总体规划》《金寨县响洪甸旅游区概念规划》以及各旅游景区规划。按照“点上打造精品、线上重点培育、面上整体提升”的思路,重点打造天堂寨、梅山老城区、油坊店乡西茶谷、汤家汇红色小镇、花石乡大湾村,做好五大景区建设性规划修订工作,实现红岭公路串起“五大景区”,形成全县旅游业发展的骨干性支撑。二是已推出“金寨县全域旅游一日游、二日游线路”和以“传承红色基因 驶向‘两源两地’”为主题的初心之旅、经典之旅、缅怀之旅、斗争之旅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重点打造“花开金寨,探春之旅”“茶香金寨,品茗之旅”“漂游金寨,避暑之旅”“层林尽染,赏叶之旅”“泡汤滑雪,暖冬之旅”系列四季旅游线路和“致敬新时代——爷爷奶奶带我重走红军路研学旅行”“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研学线路,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三是提升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出台支持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政策文件,以发展“一乡一宿”为培育典型,以“春山·”“夏清·”“秋云·”“冬晓·”等为统一公用品牌名称,打响四季“宿”金寨的招牌,全县已发展精品民宿62家。正在谋划建设一批乡村文旅产业项目,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三)B类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对条件尚达不到立即实施程度的建议,或者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县政府要求承办单位列入工作计划,积极创造条件,为进一步落实代表建议打下坚实基础。例如:
1.关于加快金寨支线机场项目审批建设力度的建议办理情况。一是金寨民用机场项目工作进展情况。金寨民用机场已纳入《中国民用航空“十四五”规划》。2023年8月9日,国家民用航空局批复金寨民用机场选址,首选场址位于南溪镇横畈村东寨门。二是金寨民用机场功能定位。金寨民用运输机场定位为国内小型支线机场,同时兼顾通用航空的服务功能。金寨机场近期飞行区等级为4C,近期建设一条长2600米、宽45米跑道,航站楼3000平方米,主要使用的机型为空客A320系列、波音B737系列及以下机型。三是下一步工作安排。民用运输机场审批手续繁杂,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发改委、国家民航局的审批,审批时间长。目前,机场项目已经取得中央军委、国家民航局批复,县政府已委托广东泛珠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开展预可研设计,正在开展资料收集工作,预计2025年上报国家发改委。
2.关于构建关庙等西片乡镇内畅外联大交通体系的建议办理情况。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约9000余万元,先后在关庙乡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公路和桥梁。为进一步完善构建关庙等西片乡镇内畅外联交通体系,促进关庙旅游和钼矿资源开发,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交通支撑,计划陆续开展S448南溪至斑竹园段、S331丁埠至南溪段、协助推进SF15(关庙大桥头至银山村段)进矿道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合武高铁南溪站连接线也纳入南溪高铁场站同步规划建设。关于“重连接,实施通河南省边际交通连接线项目,拓宽提升仙桃村至黄柏山道路等级,实施白改黑,让仙黄大道成为吸引省外游客的重要渠道和两省交流的主要通道”建议。2018年、2021年,先后筹集资金1800余万元,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分别对关庙至仙桃、仙桃至沙河道路进行拼宽改造,并完善了沿线公路安全设施。根据当前交通现行政策,“十三五”已实施项目,“十四五”期间不允许重复申报,目前实施关庙至仙桃公路“白改黑”将无法获批上级补助资金支持。仙桃至黄柏山景区道路连接线全长约2公里,路面宽3.5米,经套图分析,该路线穿越基本农田和大鲵自然保护区,根据当前项目用地报批政策,目前道路拓宽改造暂不具备条件。
(四)C类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对因资金或政策等因素,暂无法实施的建议,县政府要求各承办单位与代表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争取代表们的支持理解(7件C类建议均为需投资金额较大或占用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交通类项目)。例如:
1.关于要求开工建设金寨县S245梅山至丁埠段公路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的建议。S443作为连接我县桃岭和双河等西部乡镇的主要通道之一,2016年以来,逐年分批次对S443公路路面、配套设施等进行改造提升,先后实施双河至桃岭5公里路面“白改黑”;实施32公里标线施划及墙垛式护栏涂装等。2020年7月,积极谋划并提出了S245梅山至丁埠段公路改建方案,按照前期设计思路,该项目起于G529金叶路与江环北路交叉口,路线向西与规划江环北路共线,跨越史河后经梅山镇清水村、桃岭乡龙潭村、双河镇河西村、南溪镇柏元村和东湾村,止于G42沪蓉高速丁埠匝道口,全长53.065公里,按照一级标准公路设计和改建,路基宽24.5米,据初步测算,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由于该项目路线长、规模大,且需占用大量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和一级水资源保护区等,根据现有土地政策规定,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无法报批,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报批程序复杂、周期较长、难度大;同时,按现行上级补助政策,省道一级公路仅补助960万元/公里,与总投资相比,县级配套资金十分巨大。鉴于此项目属于谋划项目,目前尚未列入“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受行业政策、项目计划和建设资金等因素制约,目前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尚不具备。
二、“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2023年12月至今,县政府共收到“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180件。县政府对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分别交相关部门承办,所有建议全部办理完毕,答复率100%,其中办复A类109件,占比60.6%,办复B类57件,占比31.6%,办复C类14件,占比7.8%。
三、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已连续两年亲自主持召开交办会,印发金政秘〔2024〕33号等文件,对各议案建议逐一明确牵头县领导、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办理时限。县政府各承办单位积极把议案建议办理作为本单位的年度重点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盯着干,审定建议答复文件,督促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落实,保障办理工作高效开展。对于每月“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交办件,县政府做到立接立办。县政府办对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和“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交办件建立台账,实行“清单+闭环”管理,督促承办单位完成一件、归档一件、“销号”一件。
(二)规范办理,明确时限。为把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要求各承办单位结合实际,科学制订办理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承办单位提出答复意见、领衔代表签字认可、县政府办把关、县分管领导审核、县人大分管领导审定”的程序,以正式文件向代表函复。各承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把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本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与部门常态工作有机结合。落实办理全过程沟通的协调机制,在办理的前、中、后与代表保持联系,了解代表的意图和办理要求,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及时报告办理结果,征求办理意见,必要时共同邀请代表到现场踏勘、调查,使代表清楚明白议案建议办理过程,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各承办单位均按时完成了办理答复工作。积极发挥“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时效性,县人大交办后,县政府立即交办给责任单位承办,并明确一个月内按照程序反馈,运用好六安市“聚民意,惠民生”行动网上平台,做好接收、办理、反馈、评价等工作。
(三)提升质效,明确目标。各承办单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办理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把办理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对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49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180件“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意见建议,主动做到能办的立即办,暂时不能办的列入计划办,短期内办不了的做好解释说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解决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要事,让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形成更好的社会效应。
在今后工作中,县政府将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进一步抓好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跟踪落实,对已在实施的督促加快进度,拟实施的尽早启动,暂不能实施的努力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议案建议作用;进一步抓好统筹协调,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不断完善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抓好成果转化,努力让更多的代表议案建议转化为政府工作举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