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地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水平的几点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不断改善办园硬件条件。2017年至2021年投资1.6亿元,实施“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乡镇中心园和大村独立园建设任务;2022年以来,县政府投资2.76亿元,新建城区和重点乡镇幼儿园3所,装修小区配套园10所,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3810个。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乡村幼儿园打造沙、水、泥、土、草、树等多样化的游戏场地,投入资金300万为乡镇幼儿园采购绘本图书和教玩具设备。有效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和自主游戏活动开展,让乡村孩子和城区孩子一样享受优质学前教育发展成果。其中关庙实验学校近三年为辖区园投入资金约20万元改造游戏场地及购置玩教具、图书等。
(二)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金寨县始终坚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的“奠基工程”,着力建设一支优秀园长和教师队伍。通过招聘专任教师和编外教师等方式大力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2017年以来,在招聘89名在编教师的基础上,从小学转岗教师35名,招聘专任教师(与在编教师同等待遇)194名、编外教师416名,保教队伍得到有效补充。全县幼儿园现有教师932人,生师比约为10.95:1,远远超过普及普惠创建标准。其中关庙乡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48人,专任教师5人,保育员2人,门卫1人,厨师1人。生师比9.6:1;保教人员比6.86:1;教职工比5.3:1。关庙实验学校青龙寺幼教点在园幼儿16人,专任教师1人,转岗教师1人,生师比8:1。金寨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补充幼儿园专任教师,着力提升保教质量,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有“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的转变。
(三)不断凝聚家校共育合力。县教育局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专班,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局面。一是“两个100%”建设。各校按照场地共用、资源共享、务求实效的原则,为家长学校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家长学校开办率100%。引导家长切实履行职责,参与学校管理,做好家校协同,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建设率100%。二是“一个畅通”制度。做好校家联系畅通,每学期学校与每个学生家庭至少一对一联系1次,建立了每个学生家庭的家访档案,落实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一家一策、一生一案,开展精准指导,提高家长亲子沟通和教育引导能力,着力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难点问题,有效反馈和解决不同家长的需求和困惑。三是“N个政策”宣传。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课堂、家长会、各类媒体等,向广大家长宣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幼小衔接”等法规政策,引导家长崇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配合学校落实好手机、网游、作业、读物、体质、睡眠、心理等方面管理要求,树立科学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目标,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关注孩子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
(四)不断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政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协调组”的领导与指导下,成立县教育局“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校也成立相应组织,构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制定《金寨县教育系统加强农村留守儿童 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并先后制定下发了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落实学校复学复课疫情防控“五个一”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实行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落实责任。二是织密关爱网络。加强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建立详实完备的档案,并安排专人进行动态管理,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并落实好全员育人工作,健全志愿者服务队伍,扎实做好“四个一”:①每周为每一位留守儿童开展一次亲情热线电话和视频会亲活动。②至少为每位留守儿童联系一位手拉手小伙伴。③每周为留守学生做一件具体小事切实解决学生困难。④发挥心理健康辅导室作用,每周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或个别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身体动态;对思想变动大、退步比较明显的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对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经费投入,留守儿童入学后在与其他学生同样享有“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并在生活上所需的费用给予特殊照顾。做到不把任何一位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拒之门外,并让其享受政策的平等。
(五)不断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一是融入日常,筑牢入学准备根基。幼儿园将幼小科学衔接融入一日生活全过程,将入学四个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方面的全面准备。每年的5、6月份,组织全县幼儿园大班走进小学,提前熟悉小学的环境和学习方式,培养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加强全县“小学化”治理力度,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预防并纠正把小学的教学环境、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直接搬运到幼儿园的错误做法。二是双向联动,搭建科学衔接桥梁。近年来,金寨县始终高度重视幼小双向衔接工作,2023年出台金寨县幼小衔接工作考核细则(试行),2024年5月,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幼小双向衔接专题活动,9月初,县教育局分七个组对幼小衔接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同时,全县成立32个幼小衔接教研联盟,各直属学校拿出专项经费打造出既符合小学教育需要又满足儿童游戏和学习需求的生活和教学环境。小学接一程,主动适应孩子,做有准备的学校。小学教师每学期不定期的走进幼儿园,近距离的观摩游戏、思维共享等活动。幼儿园送一程,追踪回访孩子,做有温度的幼儿园。每年的秋学期,幼儿园大班老师到学区小学进行一年级学生追踪回访。“接一程、送一程”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幼小双向衔接,帮助幼儿减缓衔接坡度。三是教研驱动,提升衔接质量水平。为实现全县幼儿园保教质量均衡发展,全县成立了四个“1+N”教研联盟,教研覆盖全县89所公民办幼儿园,在教研联盟的全域推动下,全县幼儿园实现城乡共同发展,2023年率先在安徽实现“安吉游戏”全域覆盖,保教质量步入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至今,全县已接待省内外观摩、跟岗学习人员达5000余人次,影响力日益扩大。2024年11月,金寨县代表全省21个申报县区高质量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金寨幼教新品牌正在逐步形成并崭露头角。在“1+N”教研联盟的推动下,幼小双向衔接教研机制不断完善,幼儿园和小学正在彼此靠近,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全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育局将持续投入,进一步优化农村办园条件,同时督促直属学校统筹资金管理,加大对偏远幼教点的投入。进一步深化幼小衔接,加强幼儿园、小学联合教研,增进彼此了解,保证学段之间的连贯性。强化培训,推动农村幼教提质,进一步做实“1+N”教研联盟建设,持续将幼儿园保教质量交叉互评纳入对直属学校的年终考核,促进区域内幼儿园保教水平进一步提升。指导幼儿园、小学制定系统完善的家校联系机制,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留守儿童入学工作,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同时与民政、卫计委等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加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关爱网络,确保我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金寨县教育局基教股
联系电话:0564—7067318
金寨县教育局
202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