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人 |
杨林涵 |
发布地点 |
金寨县发改委五楼会议室 |
||||||||||||||||||||||||||||||||||||||
发布单位 |
金寨县发改委 |
发布时间 |
2024.3.8 |
||||||||||||||||||||||||||||||||||||||
摘要: 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聚焦“稳增长、调结构、促投资、惠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预期目标基本完成。
|
|||||||||||||||||||||||||||||||||||||||||
发布会图片
|
|
||||||||||||||||||||||||||||||||||||||||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现将金寨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解读如下: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奋力推动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聚焦“稳增长、调结构、促投资、惠民生”等各项重点工作,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预期目标基本完成。 一是聚焦赶超振兴,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农业生产提标扩能,工业经济做大做强,服务业复苏向稳向好,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增长7%;农业总产值增长4.1%,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7.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44:4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是聚焦有效投资,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建立项目工作“擂台赛”激励机制,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2023年全县纳入省重点项目库项目共106个,总投资154.71亿元,完成投资143.48亿元,投资完成率92.7%。全年实施政府投资重点项目103个,完成投资77.88亿元,投资完成率98.4%;新建项目开工76个、开工率96.2%,累计竣工项目65个。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协调发展。2023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24.27%。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新增千万元级农村电商企业1家,电商主体收购农产品网销额6623.04万元,带动脱贫群众户均增收1.66万元。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22712元、增长10.6%。 四是聚焦改革创新,示范引领提标扩能。深化政务集成式服务改革成效,行政审批效能再提速。实现行政审批10个部门15个事项并联办理,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率达到99%。持续巩固“一业一证一码”“个转企”等创新成果,累计发放4类行业综合许可证149张,通过上线“个转企”服务系统帮助19家个体工商户成功升级为企业。 五是聚焦绿色低碳,生态之路走深走实。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年PM2.5平均浓度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1.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梅响两库、西淠河、史河、竹根河等主要河流水质状况良好,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县域内5个国控、1个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年均水质达标率100%,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纳入监测的10个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六是聚焦民生福祉,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高质量完成10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公办幼儿园5所、学位153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数量比重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金寨一中南校区建成开学,新增学位4200个。成功创建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县。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及主要任务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一是提升产业能级,筑牢高质量发展主阵地。坚持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数字化方向,持续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现代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做优项目投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夯实“四督四保”工作机制,科学实施项目谋划,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调度与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保质保量完成,为稳增长发挥积极作用。三是推动城乡共建,打造宜居宜业新高地。以“四个不摘”“三保障一安全”为主线,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开展脱贫户动态监测帮扶,坚决守好防返贫底线。以产业就业为抓手,帮助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四是厚植深绿底色,当好生态文明模范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金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核心,持续打好生态环保主动仗,深入推进大气、水体、土壤一体化治理,确保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提优,提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能级,全力以赴完成年度各项环境污染防治目标任务。五是深耕改革沃土,激活创新驱动强磁场。坚持改革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深化农业农村、医疗卫生、科学教育、政务服务、要素供给等重点领域改革,更深层次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六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生活新品质。坚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实施好十项“暖民心行动”和50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弱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