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瑞华)记者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由国家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日前已启动实施,此举有利于增加全谷物供给与消费,助力节粮减损,促进营养均衡,提升粮食安全保障和人民健康水平。
行动计划坚持以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全民营养健康状况为目标,坚持以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很多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采取了很多举措来增加全谷物摄入量。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全谷物消费占比已达20%~35%,其中德国2021年人均全谷物日摄入量高达132.6g,在谷物消费中的占比达33.93%。而当前我国全谷物消费占谷物消费的比例还不足1%。
据介绍,全谷物是一个解剖学结构概念,而不是一个谷物种类概念。全谷物是指谷物仅去除外壳等不可食用的部分后保留的完整颖果籽粒,拥有完整的胚乳、胚和种皮,出品率达到98%以上。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谭斌介绍说:“行动计划的核心目标就是加快我国全谷物食品产业的发展,力争用10余年的时间,大力提升我国居民的全谷物消费占比。”
全谷物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谷物中天然的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及生物活性物质,增加全谷物供给与消费,既有利于助力节粮减损,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又有利于促进营养均衡消费,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据介绍,全谷物中含有维生素B1、B2、叶酸、烟酸等B族维生素,及钙、铁、锌等矿物元素等微量营养成分,比精制谷物多40%~90%,在支持大脑功能、保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等方面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坚持食用全谷物有助于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全谷物比精制谷物吃起来更有麦香和饭香,膳食纤维的存在让全谷物更有咀嚼感,吃饭体验感更立体多样。
全谷物制品指以全谷物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全谷物含量达到25%以上的产品。谭斌说:“我们在选购全麦面包、全麦挂面等全谷物制品时,要看清配料表和标注,全谷物应在配料表的第一位、产品中的全谷物含量应达到或超过25%,同时有些产品还会标注膳食纤维含量,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依据。”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新闻发言人王宏表示,要因地制宜发展全谷物产业,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促进居民营养健康消费,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力争到2035年,人民群众对全谷物认知水平明显提高,全谷物在居民膳食消费中的比重明显增加,适应居民营养健康需要的优质全谷物产品更加丰富,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供需适配、持续升级的全谷物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