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及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扩充公办资源,新装修小区配套幼儿园1所,提供学位45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2023年提高12个百分点。“双普”创建通过评估,我县代表全省21个申报县区接受教育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实地调研,12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安徽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明确“金寨县高质量通过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工作”。提升保教质量,以“安吉游戏”实验区建设为抓手,率先在全省实现“安吉游戏”推广全域覆盖,首次开展幼儿园保教质量交叉评估;落实“县教研室—‘1+N’教研联盟—民办园和乡镇中心园—村级园、幼教点”四级教研体系,探索出“娃娃思政课“实施的七大路径,保教质量位于全省领先水平。
2.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开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自主申报参加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接受监测的27所样本校,数学、体育和心理健康3学科,大部分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校际间差异均小于15%,达到优质均衡评估标准。启动优质均衡县创建,组织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动员会,全面启动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分管县领导召集相关县直单位召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会议,研究通过《金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摸排,建立短板弱项台账,逐项补缺补差。优化农村教育布局,对梅山镇徐冲小学等9所学校办学类型进行变更,同时撤并麻埠镇齐山村胡湾教学点等19个教学点,持续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结构。
3.优质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注重特色发展,聚焦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实际,引导普通高中由分层办学向分类办学转变,金寨一中南校区2024年秋学期开始招收艺术生,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深化教学改革,聚焦“三新”改革,创建 “四案同研” “三环同抓” “两式同推”教育教学模式,普通高中29人在全国中小学数理化生竞赛中获奖。教学成绩显著,积极发挥“金寨县普通高中教研联盟”在教育教学教研的引领示范作用,2024年高考本科达线2721人,上线率69.08%,比2023年提高4.21个百分点;其中达特控线1364人,达线率34.63%,比2023年一本达线率提高5.23个百分点;我县历史组合第一名669分,居全市第一名;高考综合排名和高分段人数在全省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6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5人被录取为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员。
4.提质升级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金寨职业教育获省专家组现场评审,完成省教育厅高职院校申报工作;职业学校招生2937人,市内就业率达到75%以上;教师在各级技能大赛,获得省级奖项20个;学校被评为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三全育人”优秀典型学校,入选2024年安徽省信息化建设标杆校,成功申报“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我县职业教育共举办各类职业培训46期,培训2648人次,开展技能鉴定3283人。校企合作不断深化,市域产教联合体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引入三个农民、人和数据2家企业入校开展校企合作,获批加入安徽省大别山医学教育联盟、全国新能源储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数据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
5.健全完善发展特殊教育。强化教育保障,以“一切为了残疾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为目标,持续落实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特教学校集中就读和送教上门“三结合”的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师团队,对县特殊教育学校及全县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不同教育方式进行管理、检查和巡回指导,组织开展不同学龄段的相关教育、康复及保健等专业服务。确保全员入学,细致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核查,春秋两学期排查全县持证适龄残疾儿童842人次,并100%安置就学到位。 实现家长灵活就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关爱特殊群体家庭,积极对接协调经济开发区管委和生产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为30多名家长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增加家庭收入,实现“陪读有所获、务工有所乐”。
6.规范健康发展民办教育。开展民办学校年检,组织开展民办学校年检和调研督查,着重查看加强党的建设、保障办学条件、严格资产财务管理、规范招生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实现“以检促建、以检促改”,确保民办学校规范安全办学。坚持部门联合监管,联合县公安、交通等部门对民办学校校车进行专项检查,核验校车司机驾驶证和行驶证、安全锤、车内急救药品、跟车教师检查记录表等,保障校车安全行驶,维护广大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