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寨县公安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和 “一门、一网、一次”改革措施要求,“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大力整合、全面优化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在广度上拓展,在深度上推进,在速度效率上提升,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主要成效
(一)城区居民户政出入境业务集中办理。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2018年4月,金寨县公安局出入境业务窗口入驻县政务中心; 2019年9月,金寨县公安局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区户政中心,城区三个派出所户政业务实现集中管理、一站服务、一窗受理、一窗通办。
(二)农村居民摩托车上牌办证就近办理。2020年12月,县域内所有农村派出所开设车驾管服务窗口,承担摩托车牌证办理、交通违法处理业务。
(三)公安行政审批和备案登记一窗办理。2021年5月6日,金寨县公安局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行政审批综合窗口、企业合成服务窗口,实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一机通办”。明确一名首席代表,授予审批权限,实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快速出证办结”的工作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精简服务流程,让群众更省时
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简化企业开办程序,缩短企业开办时间,着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企业合成服务窗口推行公章刻制企业公开透明收费、6家公章刻制企业自主选择方式,刻章企业在2个小时内完成刻制。新开办企业印章免费刻制,费用由县财政统一结算。刻制完成同步将相关资料在公安机关备案,尽可能多地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以来,已为新办企业免费刻章6790枚,为企业节约资金475300元。
减少程序,精简材料。长三角区域公安政务服务已落实跨省通办。2021年10月起,江浙沪皖四地实现申请人在实际居住地即可办理新生儿入户登记手续;2021年12月起,长三角区域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实现跨省通办,户口迁移、户籍类证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省通办;针对疫情期间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无法回国的人员,开通了委托国内近亲属代办通道,解决了相关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增加服务方式,让群众更省心
大力实施“就近办”。全县15个农村派出所均设置综合窗口,除办理治安户政业务外,还可办理车驾管等业务。目前已为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6085件,摩托车登记注册5322辆。
全面落实“随时办”。 县域所有农村派出所实行双休、节假日户籍民警值班制度,驻县政务中心窗口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贯彻“全年不打烊”,为工作日期间无法到现场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常态化便捷服务。 今年以来非工作日共办理身份证业务1700余件。
积极推行“一次办”。驻县政务中心窗口规范外观标识,统一公章管理,印制办事指南和各类事项的告知单、明白纸,杜绝群众跑冤枉路。
宣传推广“预约办”。驻县政务中心窗口安排专人接听、回复群众咨询电话;值班人员每天登录政务网,对网络办件进行受理和流转,提供电话和网络“预约办”。
贴心服务“背包办”。对残疾人、五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驻县政务中心窗口和各农村派出所采取派人上门采集人像信息、制证完毕送证上门等服务。 今年以来全县共上门办理166人次。
主动作为“邮寄办”。对于军人身份证号码登记表、律师查询函等,在其证件、材料办结后,驻县政务中心窗口免费快递到指定地址。
引导推介“自助办”。对于有自助办证需求的群众,驻县政务中心窗口民警积极引导其通过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线上申请或使用自助机自助办证。
(三)改进服务手段,让群众更省力
增加新投入,“7×24小时”不打烊。金寨县公安局先后在驻县政务中心窗口配备身份证自助领证机1台、交通违章处理自助机2台、出入境申请签注自助机1台、身份证自助受理拍照一体机1台,群众办证取证不受下班和节假日限制,实现了“不见面”受理审批,为群众节约大量前台等待时间。
推广新手段,让群众出行办事办证更方便。金寨县公安局积极推广“网证助手”, 引导群众实名注册“皖警便民服务e网通”,群众可以在线申请开具户籍类证明、无违法犯罪证明、补领居民身份证、新生儿重名查询等,同时确保网上办件得到及时回复和处理。
开辟新通道,让中高考学生再无办证之忧。通过金寨公安在线、金寨警方等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居民身份证办理流程,同时向社会公布驻县政务中心窗口及各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具体地址及电话,引导考生提前办理居民身份证。工作中做到优先受理审核、签发上传,第一时间制发。
提供新服务,“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解决群众难题。全县18个派出所及城区户政中心、出入境窗口、车管所大厅均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明确了受理范围,健全了反映机制,规范了处置方式,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得到了解决。目前全县共受理“办不成事”事项25件,已办成25件,解决疑难问题 6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群众当成自己人,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能放开的坚决放开、能下放的坚决下放,竭力将公安行政管理服务向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延伸,研究推出一批有力度、有温度、能感知的便利措施,把优质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 持续优化服务手段
充分依托网上平台,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实现公安业务网上办理,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按照“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提高各类主体办事便利度。
(三) 保留传统服务方式
在积极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的同时,做到线上线下融合、数据同源、同步更新。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现实情况,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加强实体证照服务保障,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事需求。